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抗汛救灾进行时

“让老区人民先渡过难日子”

2023年08月23日 18:0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袁世鼎  通讯员 李玉国  付仁帅)“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新时代门头沟区一切工作的主旨,也是区政协谋划推动各项履职的首要目标。洪灾来袭,这个目标陡然聚焦、一下子变得紧迫具体,那就是“让老区人民先渡过难日子”。

7月29日至8月1日,暴雨倾注京津冀、洪水突袭门头沟。“百年一遇”“极端罕见”“140年以来最大”的降雨强度,不但打破了地区水文气象地质多项尘封记录,也刷高了地区百姓蒙受自然灾害伤害的惨烈等级:有记录以来破坏程度最强、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全域都能让首都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门头沟,经“砂砾淤泥洗面”,变得满目疮痍。

为减少损伤、抗洪抢险,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党中央运筹指挥和市委区委部署调度下,门头沟进行了全体总动员,上演了绝地大救援,开启了灾后大重建。在此中间,由政协组织发起的“同心抗洪”行动和政协委员组建的“政协方阵”,发挥了独特的协同、支援、参谋、助推作用。

全员出动,打响政协“同心抗洪”总体战

8月1日,暴雨持续。

面对暴雨诱发山洪、洪灾危害加剧的严峻局面,门头沟区委区政府果断发出《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对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做出全面动员。区政协随即响应,第一时间向全体委员发出倡议,发动大家竭尽所能参与进来,并对“如何行动、怎样发力”做出明示,打出的旗号主题鲜明,那就是——“同心抗洪”。

战旗亮相,回声嘹亮,广大委员参与愿望强烈。这主要在于,洪水危及群众、“抗洪”激人斗志,另外,“同心行动”机制也在此时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动员作用。一直以来,门头沟区政协深耕“同心行动”履职品牌,每逢区里大事、要事,都会主动设置“同心行动”主题,发动委员广泛参与,锚定中心画圆、围绕公转自转、聚焦决策献策,影响和带动社会各方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几年,区政协开展了“同心战疫”“同心创城”“同心招商”等多项“同心”系列行动,委员参与其中身受历练,“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已内化为履职信条。面对“抗洪”这项急难险重任务,“内化”立即得到行动“转化”。

区政协“同心抗洪”行动,总体分为三个层面:

——政协领导牵主线、抓全面。在区委领导下,区政协党组班子完全融入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体系,各党组成员分别担负下设分组的第一牵头领导或联合牵头领导,牵线抓总、靠前统筹。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牵头城市运行保障组工作,连日奔赴镇街一线查看受灾情况,协调指挥水电气油供应、通信保障、道路清淤排险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应急抢险处置,指导基层做好抗洪救灾。党组班子成员参与抢险救援、救灾救济、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的指挥调度,统筹做好失联被困人员联络救援和灾后应急期、过渡期群众生活安置救助,在所联系镇街就地指挥抢险救灾。

——政协机关走在前、做表率。抽调政协机关骨干力量到受灾镇街一线参加抢险救灾突击队、到转移群众集中安置点参加驻点服务、到区洪涝灾害灾情统计工作专班参与信息统计;以政协机关党组为班底组建工作专班,协调安排委员“同心抗洪”具体工作;机关党总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单位周边道路清淤除障,引导机关党员参加所在村居志愿服务,带头打好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攻坚战。区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主任安久亮,自防汛预警拉响后就下沉深山斋堂镇参与防汛值守,经历暴雨、山洪、灾后抢险全过程,时刻不停协助镇党委政府做好防汛应急、群众转移、抢险救灾工作。区政协研究室主任李玉国,受组织委派担任区派驻镇街抢险救灾工作组组长,待山区“生命通道”一经抢通,即带领20名组员奔赴一线,迅速开展抢险突击。

——政协委员广参与、齐心干。广大委员主动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和区政协倡议,通过紧急救助、志愿服务、救灾善后、捐款捐物、建言献策等方式广泛参与进来,掀起委员“同心抗洪”总体战。暴雨洪流之中,“危急关头率先豁出去”的委员身影尤为清晰,他们当仁不让勇当“最先”、冲在了“委员方阵”最前沿:

“最先实施雨中救援的”,是带领社区居民为滞留列车遮风挡雨、“感动全网”的孟二梅。孟二梅除了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一职务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那就是区政协妇联界委员。作为委员,孟二梅长期关注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一直为辖区群众能住上“好点的房子”、用上“廉价安全的煤气”这些“关键小事”建言发声,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提出解决方案。正是守护百姓“一向”的打底,才有了体贴乘客“一瞬”的壮举。中共党员委员孟二梅紧急救援的故事一经报道,就给广大委员“同心抗洪”莫大激励。

“最先投身排洪抢险的”,是区政协常委、农业界委员安国志。安国志委员在自身企业遭遇严重水毁情况下,依然组织员工把公司机械工程设备开到能开到的门城地区、潭柘寺镇、军庄镇,抓紧开展排水、清淤作业。此外,他还自发组织抢险救灾突击队,在断路、断电、断网情况下,背行援助物资、涉险挺进失联的岭角村,救出6名被困群众。

“最先发起物资驰援的”,是工商联界委员张野、医药卫生界委员魏星,区政协常委、无党派界委员黄殿琴。张野委员、魏星委员最早向区政协表达捐赠愿望,并呼吁开辟委员物资捐助渠道,张野委员最早向区慈善协会捐出2万元抢险资金,黄殿琴委员最早将2吨援助物资送抵受灾镇街。这些主动捐款、带头捐物,推动政协“委员物资捐助专班”的设立,开启委员“精准驰援”行动大幕。

“最先呼吁灾后重建的”,是文体界委员梁国春。梁国春委员返乡耕耘文旅休闲产业,潜心8年打造的谷山村景区、八奇洞景区都是北京市上榜的“网红打卡地”,此次受灾严重。面对山洪造成的残垣断壁,他深受触动,及时提出“要保留部分水毁车辆、水毁路段、水毁房屋等水毁场景,建设洪灾主题纪念馆、抗洪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或防灾减灾实训基地”的建议,为提高城市抗洪减灾能力、提升市民防汛避险意识奔走呼吁。

“最先开启宣传鼓劲的”,是科技经济界委员袁岳。袁岳委员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优秀企业家,又是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和主持人,社会活动面广、舆论影响力大。早在新闻媒体仍在聚焦山洪惨状的时候,他就在微信公众号发表《让我们一起为门头沟加油》长文,从公司到门头沟落地项目、驻地发展的亲身感受出发,向大家介绍了他眼里的门头沟和门头沟人民,介绍了老区身上“那股发展的能量和遇障除障、遇难排难的氛围和气势”,坚定表达了门头沟战胜灾害的必胜信心,发挥了很好的团结鼓劲作用。

“最先”连着“最先”,每个都在示范。“同心抗洪”行动,就这样在每个阶段都由点到面迅速铺开。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