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4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实时新闻

“大国大城”之杭州发展路

——杭州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协商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治理水平

2024年01月30日 15:5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杭州1月30日电(记者 鲍蔓华“城区人口突破千万、迈入超大城市行列,是杭州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杭州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一以贯之推进‘八八战略’及其省会篇的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性转化发展,从20年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抓住超大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探索尝试、改革创新,在自我加压、自我超越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子。”

1月29日,杭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二场联组会议上,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与委员们围绕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治理水平面对面协商交流。

做好新时代城市治理工作,要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引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晋升成为超大城市的杭州,如何把群众住得稳、过得安的理念融入城市治理的血脉中?民盟界别的桑万琛委员认为,安居是人民幸福的起点。他建议,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强化与城市大脑等应用的协同,形成多维度、高精度、可更新的城市体检数据底座。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体系建设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福祉。九三学社界别的陈朗廷委员带来的建议是:“在养老服务方面,不仅要推动居家养老环境适老化改造,更要提升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效能;在托育服务方面,可以丰富托育班型,优化机构规划。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提前谋划。”

“旁边卖菜,这边吃饭”,在杭州部分农贸市场已改造成的民生幸福共同体里,这样的场景,烟火气十足。为做好家门口的民生工程,民盟界别的陈涛委员经过多方调研,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推动农贸市场转型为复合的‘邻里中心’,实现功能相互导流。比如拓展‘小修小补’的维修服务、‘一店一早’的小吃店和早餐店,适当补充商业办公、主题餐厅等高品质商业。”

如今,杭州正致力通过发展的“含绿量”来提升城市能级的“含金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围绕放大“无废亚运”效应,环境资源界别的忻皓委员提议通过优化工业固废等方式加快升级改造基础设施。他还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公众参与,提升杭州“无废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农工党界别的李林蔚委员认为要在城市中感受“诗与远方”,就要把湿地与水系水网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整体考虑湿地的空间影响,让湿地、水网、城市、乡村融为一体。“可以提高湿地与公园、绿地、居住区相融合设计水平,重点湿地周围的建筑环境应与湿地保护要求相协调,因地制宜地塑造‘真山真水园中城’的空间格局。”李林蔚说。

城市是人的居住地,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阵地。深挖城市发展潜力,不仅能提升杭州城市综合能级和治理水平,还能让群众触摸城市脉搏,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算力正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积极谋划算力布局,也将助力杭州在超大城市建设中抢占先机。科技界别的陈志伟委员分享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的心得体会后建议从量(算力数量)、质(算力技术)和度(建设速度)三维度超前布局,助力杭州打造面向未来的算力产业高地。

科协界别的吴正委员关注更多的是优化空间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体系、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内容。“希望可以积极培育杭州西部县城和特色城镇,强化公共服务和产业支撑,促进县城和乡镇网络化发展。同时,积极鼓励中心城区与西部城镇共享发展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吴正表示。

刘捷认真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充分肯定委员们紧扣中心大局积极履职尽责、踊跃建言献策,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针对性、建设性、操作性,他希望广大政协委员要发挥优势躬身入局,围绕“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进一步做细做深调查研究,更加紧密地联系界别群众,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彰显政协委员风采。要多为政协委员履职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切实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建设与治理效能。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