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声动北疆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邱珺:
打通医保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人民政协网呼和浩特1月30日电(记者 宋宝刚 王亦凡 王慧文 袁世鼎 汪凯)“群众在哪里,医保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邱珺表示,做好基层医保服务站建设后半篇文章,是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的重要举措。
2023年,邱珺所在的锡林郭勒盟全盟共提标扩建1203个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实现了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的全覆盖。但她也发现,基层医保服务站经办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项工作经费、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如何才能持续提升基层医保服务站(点)服务能力,打通医保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邱珺表示,要坚持改革创新,巩固提高基层医保服务点建设标准,着力将全部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点提标为标准化医保服务点,加强服务站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医保信息平台可办事项,为基层治理工作持续注入新动能。
在邱珺看来,统筹推进基层医保服务站建设还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人口少,牧区地广人稀、管理服务半径大、群众出行成本高,要依据现实情况制定客观可行的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建设实施方案。”邱珺说,可以依托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三级或二级公立医院、苏木乡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银行基层网点、企业、学校科学合理设置基层医保服务站(点),保证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全覆盖。同时还要依据地方优势,发挥地方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医保服务样板站。
“比如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可依托边境嘎查依托边境管理大队移民管理警察,建立‘马背’医保流动服务点,由移民管理警察在日常骑马巡逻过程中帮助嘎查为牧民群众开展‘帮代办’和医保政策宣传。”邱珺举例道。
针对基层医保服务站(点)经办人员多为兼职的特点,邱珺建议,要加大对基层医保服务站人员的业务培训的指导,组织服务站工作人员到医保经办窗口实地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和线下实操,确保专兼职“医保代办员”会帮办、能做好下沉事项业务工作,切实提升经办工作能力水平。还要建立基层医保服务站专(兼)职经办人员信息库,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实行所在单位与医保经办机构双重管理、双重考核。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