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画里有话
北京市东城区崇外街道侨联在“崇尚空间”社区剧场成功举办《再.见自己》心理舞剧演出
人民政协网4月30日电(记者 贾宁)为深入推进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志愿服务四级体系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东城区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拓宽公共文化空间,为基层百姓提供文化荟萃、艺术表达、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等志愿服务空间。日前,由东城区文化馆(东城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和崇外街道文化分馆、崇外街道侨联、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共同打造的“崇尚空间”社区剧场,一人一故事素人心理舞剧《再.见自己》在崇外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小剧场首演。文化志愿者、社区居民以及残疾朋友现场观看演出,与舞者们一起回望自己的过去,一起展望美好的明天。
这是一场不一样的演出,这是一场关于自我的求索与表达。这里没有精致的妆造,没有炫目的舞台,没有高超的舞技,只有一颗颗真实的内心和最朴素的情感。
本场舞剧导演由崇外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街道侨联副主席林毅涛带领着街道文化志愿者团队共创的一部讲述自己生命的故事。演出一开始由导演为大家介绍“一人一故事”素人心理舞剧的呈现形式。它是一种即兴表演,既结合了戏剧、心理、舞剧等形式,又着重观众与舞者之间的互动。舞者用肢体表达的方式,和现场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演出中,观众们欣赏着不同人士的故事被演绎。舞者们根据自己的过往及感受,演绎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用肢体、声音或语言的呈现形式讲述着自己。这里有幸福的自我表达,有怀孕养育的不易,有两情相悦的欢喜,家庭矛盾的冲突,还有亲子关系的陪伴。舞者们用肢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一步步呈现、释放,探寻心理出路,一个个的舞段,疗愈自己,感动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扫黄打非”工作站联合“崇手廉心”廉洁文化志愿服务队一起为参加活动的居民讲解了“扫黄打非”法律知识,并为小朋友们开展了“护苗”行动宣传;街道统战工作站联合侨联开展了侨法及民族宗教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演出结束后,舞者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作故事,句句发自肺腑;观众们积极分享观演感受,个个收获满满,受到鼓舞的观众激动不已,泪洒现场。
再,是遇见,是开始,也是期盼;见,是离别,是结束,也是继续前行。分中心将继续携手崇外街道文化志愿者服务站把心理舞剧《再.见自己》在东城区残联、各社区文化志愿者之家进行巡演,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其中,感受一人一故事心理舞剧的魅力,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舞出自己,疗愈自己。
崇外街道“扫黄打非”工作站、统战工作站、侨联、商会、妇联、台胞台属联谊会、港澳同胞联谊会、新联会、海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志愿服务总队、“崇手廉心”廉洁文化志愿服务队、老党员志愿服务队、蒲公英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们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