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情民意

安徽舒城:宣传“小阵地” 助推交通“大安全”

2024年07月24日 16:2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7月24日电 “工友们,大家好!我是舒城县公安局杭埠派出所交警中队民警张松,很高兴为你们新入职员工上一堂交通安全出行法治教育课……”7月14日,在安徽省舒城县杭埠镇一企业会议堂,张松给新入职50名员工上交通安全课。据悉,辖区企业每批新入职员工都会邀请民警讲课。

为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舒城县公安局组织民警辅警先后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开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讲,不断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方式,用“小阵地”打造“大宣传”,让交通安全宣传“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进一步延伸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触角。

紧盯关键群体 推动“多维发力”

舒城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农村地区“一老一小”、进城务工人员、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以“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为主线,组建专职“宣传小分队”,选聘具备专业讲师资质的民警为主讲人,深入研究分析近年来农村地区交通事故成因,精心制作了宣讲课件。利用村民大会、“中小学普法教育课”“农村夜话”“乡村大舞台”等活动为载体,每周定期深入村委会、农村中小学、村办企业等地,以“‘交警小易’交通安全课”的形式开展宣讲,收获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促进交管宣传走向“品牌化”“形象化”;邀请知名演员用庐剧演绎,制作短视频进行推广,提高了交通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各农村派出所组织驻村民警辅警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以散发传单和交通安全宣传小礼品等“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开展宣传,有效提升了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广泛性。

筑牢安全防线 执法宣教相结合

在大力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和整治交通违法的过程中,交管大队和“所队合一”派出所坚持处罚和教育结合的原则,以路面阵地宣传为主,在查纠交通违法行为过程中,面对面向过往驾驶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针对具体违法行为,向违法人、乘车人讲清危害性,以理服人,以法教育人,让违法驾驶人充分认识到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危险性和严重性,自觉抵制不文明、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在执勤点、服务区、收费站等卡点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海报、设立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向过往司乘人员发放交通安全温馨提示卡,积极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杜绝交通违法行为。

2024年3月至6月,在舒茶镇临时执法点,共查处超速超载超限违法行为大货车480多辆,向货车驾驶员发放一封信2万多封,宣传效果显著。

2024年1-6月,通过“舒城公安”微信公众号共曝光违法停车80辆,机动车闯红灯50辆,骑行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70人,不配合执法人员曝光5例。

文明出行蔚然成风 宣传显成效

走在县城区或乡镇大街小巷,绝大部分非机动车车主都能做到“一盔一带”,礼让行人已蔚然成风,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据统计,今年以来,交通安全宣传小分队 “进乡镇、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上交通安全课88场,赠阅各类宣传材料5万多份,发送交通安全短信提示5万多条,动态维护交通安全宣传栏146处,增设各类宣传标牌300多块,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稿150多篇,共建立零酒驾示范村3个。而全县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5.8%,受伤人数同比下降21.1%。

针对全县一人名下有三辆及以上的面包车车主“一对一”电话联系10人,向其发放面包车交通安全提示一封信,提示车主不超员、不超速、不疲劳驾驶,着力提高面包车车主的交通安全意识。

创新机制,严管电动三四轮车交通违法行为

针对农村地区电动三四轮车管控难的问题,舒城县局以六安市交警支队研发的“雪亮平台”为基础,对电动三四轮车违法载人全流程闭环管控,通过平台识别违法行为,辖区交警、派出所立即安排警力上门溯源,源头劝导警示并播放警示案例视频,签订“危险行为告知单”,切实提升交通安全劝导质效,从源头减少因违法载人导致的交通事故。(王可海)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