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行业
AI的下一程
人民政协网8月2日电 今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来,科技创新推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当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世界变革的强劲势能。
人工智能如何从科技前沿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这一问题,在日前召开的“ISC.AI2024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人工智能峰会”上,多位业界人士展开探讨。
大模型还不够大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近年来,我国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全面发展人工智能发展要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已初步构建了较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产业规模持续
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洗礼”之下,数字安全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AI技术延伸出的新应用、新业态、新场景,也对网络安全治理和法规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此,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卢卫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安全治理要注重技术创新、应用恢复和安全治理。
“技术创新要立志攻克难关,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快,‘百模大战’之后逐步走向成熟。但也存在开源
防风险是智能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正在从以原始创新为特征的研发带动阶段进入原始创新与应用创新并行为特征的赋能实体经济阶段,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为应对人工智能风险,把握发展战略主动,有效维护保障发展安全,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有三条建议。
一是加快安全技术的创新,提升整体防护能力。在黄澄清看来,互联网行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应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AI技术的创新应用,如智能风控、自动化安全运维等,以提升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应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
二是推动安全赋能,助力产业升级。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深度融合,将为互联网行业的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应鼓励互联网企业利用AI技术提升安全防御的智能化水平、态势感知能力和安全防御能力,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激发数字创新活力。可以通过多元化课程及产教融合模式,为行业输送实战型人才。
“卷”价格很有必要
大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已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此,业界普遍认为: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大模型基础设施化、促进行业应用和中小企业普惠使用,不断繁荣创新应用生态;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通用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结合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去年这个时候大模型非常热,大家轮番发表自家大模型的各种功能。甚至当时有种误解认为,把大模型做成一个聊天机器人,用户就能用了,企业就能提高生产力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模型不是产品,而是能力,这种能力要与场景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谈及此,360集团创始人、ISC 大会主席周鸿祎这样表示。
“有人问我到底大模型像什么?我感觉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统。因为如果是操作系统的话,大模型只需要三四家,全世界就够用了。”在周鸿祎看来,大模型类似于电气时代的发动机,它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快可慢,关键看怎么用。把发动机拿到工厂传送带,就变成了流水线,如果加上四个轮子、底盘、外壳,就能得到一辆汽车。发动机
“最近国内的大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