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情民意

各地创新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4年08月12日 11:04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8月12日电(记者 赵莹莹)记者日前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聚焦重点行业和不同群体求职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推出多行业、多渠道招聘活动,让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

北京市“三个聚焦”着力推进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聚焦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深挖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行业及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岗位信息,推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截至目前,北京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定制式”现场招聘和直播带岗活动18场,发布岗位8700多个。聚焦劳务协作地区青年群体求职需要,开展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京蒙专场,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模拟面试等环节,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现场指导,帮助青年提升就业能力,促进首都优质职业指导资源跨省共享,扩大百日千万招聘活动影响力。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服务需求,通过开发专属求职小程序、建立就业创业微信群、设置线上服务专区、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特色招聘等举措,助力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广东省积极响应展现百日千万行动新风采,打造重点企业直播带岗品牌,省市联动实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行动,每月组织两场区域专场招聘会助力供需精准匹配。行动期间,通过线下主播探企和线上演播室连麦直播方式,提供超1500个就业岗位。

其中,广州市越秀区开展2024(第十九届)“大东之夏”文化艺术周街坊文艺晚会暨百日千万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夜间音乐现场招聘会,线上线下吸引近6000名求职者进场求职。此外,聚焦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求职季就业发展需求,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国资委举办系列省市联动招聘活动,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权益维护等就业服务。

坚持“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重庆市采取“市级示范、区县跟进”的方式推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在全市铺开,重庆市级示范活动70余家企业提供2218个优质岗位,吸引1500余名求职者参加,收取简历12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近400人。

结合常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加快推进数字就业,依托“渝悦就业”应用场景,结合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台账,按专业、生源地和就业意愿推送招聘活动信息,通过服务高效送达末端,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围绕“留渝来渝”强化政策落地,结合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抓好新一轮政策落实落地,完善补贴政策申领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开展就业政策“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宣讲,统一发布政策服务清单、经办机构清单为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求职指引和便利。

湖南省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湘中区域专场,“抱团引才聚优势,多方协同引凤来”。充分运用全省就业资源,长沙、株洲、常德、衡阳等4市组团携企参会,搭建就业“共赢桥”,促进人才共享、互利共赢。创新招聘模式,多元服务促就业。

邵阳市、永州市等多地区结合当地地标性文化广场,开展百日千万招聘夜市,打破传统招聘模式,企业“摆摊”求贤,劳动者“逛街”求职;常德市开展就业创业沙龙活动,组织全市近100名园林专业学生,走进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直观感受工作环境,助力就业创业。在百日千万招聘活动期间,益阳市组建就业帮扶小组针对求职者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其求职进展和就业情况,及时提供就业服务;长沙市开展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同步开展的直播带岗,将真情服务送到人民心坎上。

江苏省泰州市“三管齐下”,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用工引才需求超前对接落实机制,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模式,提早衔接、动态掌握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岗位需求,鼓励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活动期间,深入721家企业挖掘高校毕业生岗位1.2万个。

聚焦高校毕业生多元求职需求,线上线下齐发力,推进才企供需有效对接。线下,拓宽求职场景,将招聘活动搬进商圈、景区、夜市等年轻人密集的场所,用人间烟火气增加求职人气。线上,开辟“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区”,打造不间断数字化求职平台,做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活动启动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招聘91场。

此外,依托泰州人才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为青年提供政策匹配、人才认定、待遇兑现等“全链条”服务,做到人才政策一键匹配、补贴待遇一网申报、服务事项一屏通办。目前,平台已集成79项服务,累计办理业务1.4万单,服务高校毕业生2.7万人次。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