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视>资讯
央视频《产业新动力》走进兰州新区
人民政协网8月19日电 日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播出的《产业新动力》节目走进兰州新区,推出《产业新动力——兰州新区向“新”而行》,通过“访谈+微
获批国家级新区12年,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
访谈加微
沉浸式感受兰州新区的“新”
兰州新区获批于2012年,是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使命,始终走在改革创新的前沿。
《产业新动力——兰州新区向“新”而行》立足当下,将镜头对准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先进企业,通过深入开展调研访谈,用微纪录片捕捉企业家真实故事,徐徐展开兰州新区的创新进程和发展蓝图。
节目中,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节目创新“访谈+微
深入产业一线
全景呈现新质生产力的
在地性,是一个地区在大趋势下的独特价值、因地制宜的特色表现,为探索注入多样性和创新动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也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兰州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正在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节目将兰州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具象化为新技术、新人才和新赛道,深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一线,一方面表现了不同产业的不同发力方向,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兰州新区的积极探索和核心竞争力。
碳离子治疗系统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为了突破投入使用的“最后一公里”,研发团队把科研思维转换成产品思维,成功生产出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提升了治疗的精确度和疗效,也打破了大型高端放疗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
致力于精品陇药研发、生产的科技型医药企业,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企业推行“科学家合伙人制”模式,不断完善科研体系。在企业董事长看来,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所在,过去几年制药企业在工艺、技术上的很多成绩,都离不开“科学家合伙人制”体系里的专家们。
拥有深厚底蕴的铜箔制造企业敏锐洞察全球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传统铜箔生产全面转向高端锂电铜箔的研发与制造,正式迈入新能源材料的黄金赛道,成功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
由点辐射到面
发挥央地协同的探索价值
兰州新区是中国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节目中,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凸显出兰州新区以改革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势能,展现了区域经济的强大动能。
郑东华给予兰州新区的
兰州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通过央视频平台强势渠道及公信力,覆盖更多城市地区、触达更为广泛人群,为更多地区、更多产业的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这不仅是对兰州新区自身发展的肯定,也是央视频与兰州新区央地协同探索新质生产力,对国家战略布局的积极响应,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同时,节目并未局限于兰州新区的个案展示,而是以点带面,探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郑东华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略人才供给、技术需求、产业生态、社会保障、政务能力等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共生态,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循新出发,向新而行,未来兰州新区将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兰州新区欢迎大家。”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