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以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道教中国化的全面实践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改革发展树立了方向标、绘就了路线图、吹响了冲锋号。道教界应将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拥护中共中央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道教中国化的全面实践。
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全会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宗教中国化”的过程中,道教肩负着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且重要的使命。一方面,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丰富、庞杂的道教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保留、传承、传播优秀的内容,也就是传统智慧的精华、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内容;同时也要自觉革除那些陈腐的、带有封建性质的、明显与时代脱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将道教的当代化与推动道教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传播与传承形式上,加快适应好、运用好信息技术,探索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传承关系,让道教文化中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并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智慧中的精华,而道教、道家是其重要的传承者。道家典籍、道教的宗教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念、生态智慧。道教界要珍惜这一宝贵财富,下大力气进行挖掘、整理、诠释,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理解、遵从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自觉为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积极参与“洞天福地”申遗等项目工作,为中国生态文化的内涵丰富和对外传播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要倡导“和平发展”。全会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但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华侨华人的出海,道教早已走向世界,在东南亚地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欧美各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道教倡导和平,倡导不同国家、民族、职业、性别人群之间的人格平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许多方面契合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文明倡议”的精神主旨不谋而合。道教要充分建设好、利用好自身的海外影响力,发挥民间外交作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跨宗教对话,为世界和平、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作出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编辑: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