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视>资讯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影视大讲堂举办“奋楫笃行与蓄势薄发:2024暑期档电影研讨会”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郭海瑾)日前,为更加深入分析2024年暑期档的电影艺术嬗变轨迹、类型电影发展趋势和内容生产格局,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第53、54期影视大讲堂连续举办题为“奋楫笃行与蓄势薄发:2024暑期档电影研讨会”,邀请部分业内专家学者进行深层次探讨。
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从2024年暑期档热映“冷遇”的深层原因、如何辩证地看待电影票房、如何面向年轻市场吸引年轻群体、暑期档电影的创新点、中国电影现存的爆款配方与出路、多元化的2024暑期档电影、“好销的”与“好看的”的电影以及暑期档电影的类型探索路径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家表示,暑期档是观察中国当下电影创作与市场走向的重要窗口。针对主流目标受众群,2024年暑期档类型更多元化、表达更年轻态,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共谋。随着《抓娃娃》《解密》《默杀》《白蛇:浮生》《逆行人生》等一批优质国产电影的热映,中国电影市场生存和发展呈现出新的样态。2024年的暑期档电影,尽管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体量和创新能力,但其未能取得2023年暑期档那样特别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营销宣发层面也存在诸多的优化空间。
大家建议,一要调整心态、更新观念,包括但不限于创作观念、市场观念、观众观念、宣发观念等。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如何实现“电影+人工智能”是电影业要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的。二要保持沟通,创作者与观众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作为研究者,也需要找到一些沟通的方式供他们选择和参考。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最后表示,专家学者们结合自身研究和实践,从不同角度对2024年暑期档电影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意见建议,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他认为,一是对于网络舆情对电影的伤害,理论评论界应该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思考。二是暑期档的关键是类型,要真正地营造类型元素。像《抓娃娃》《默杀》等影片确实做到了认真地营造类型,在叙事层面严格地按照类型规范来做,但也有一些类型片较多进行了文艺范儿的注入,类型如何跟文艺嫁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