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行业
“大模型时代没有免费午餐!”
人民政协网9月12日电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不断演进,行业大模型对产业的渗透率正在提高,并正在释放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但即便如此,大模型由大变强仍然需要时间。
“大模型的天花板很高,现在距离理想情况还相差非常远,所以模型要不断快速迭代、更新和升级;需要能几年、十几年如一日地投入,不断满足用户需求,降本增效。”在日前与员工进行业务交流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这样表示。
在李彦宏看来,未来,大模型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而并不是一些业界人士认为的“大模型之间的能力已经没有壁垒”。“几乎每一次有新模型发布,大家都要和GPT-4o做比较,说‘我的得分已经跟它差不多了’,甚至某些单项上得分已经超过它了,但这并不表明和最先进的模型就没有差距了。”李彦宏认为,很多模型为了证明自己,会在发布之后去打榜,会去
对此,李彦宏认为,真正要去衡量大模型能力,应该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看是否真能满足用户需求、产生价值增量。
李彦宏进一步阐释了外界对开源大模型的认知误区。“在大模型时代之前,大家习惯了开源意味着免费、意味着成本低。” 他解释说,比如开源的Linux,因为已经有了电脑,所以使用Linux是免费的。但这些在大模型时代不成立,大模型推理“很贵”,开源模型也不会送算力,“还需要自己买设备,否则无法实现算力的高效利用”。换句话说,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开源模型很有价值;但在商业领域,当追求的是效率、效果和最低成本时,开源模型没有优势。
当前,智能体已经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智能体?李彦宏也给出了答案:“智能体的门槛确实很低,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把大模型变成应用,而智能体是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