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画里有话

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残疾人作品产品及技能展示闪耀服贸会

2024年09月13日 09:35  |  作者:贾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9月13日电(记者 贾宁)9月12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开幕。北京市残联的“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主题展馆闪耀服贸会现场,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GetAttachment

展区分为“科技助残”“美丽工坊”“非遗传承”“爱立方暨京津冀残疾人作品展”四个板,充分展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奉献社会的奋斗精神,彰显首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成果。

科技助残:点亮残疾人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科技助残不断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共享生活的美好。展览现场,新一代Ai外骨骼机器人、助力仿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智能仿生义肢、柔性下肢外骨骼、电子导盲杖等一系列高科技助残设备和智能康复设备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从AR字幕眼镜到AI手语数智人,从外骨骼到脑环路起搏器再到孤独症儿童肠道精准菌群移植研究,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深刻内涵。

参观者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前沿科技产品,更有机会亲身体验其带来的便捷与惊喜。高科技辅具产品不仅能够精准适应残疾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助服务,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视力残疾人吴凡,今年由北京市残联推荐入职国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来到现场,她手持可穿戴式智能助盲设备,该设备是以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为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助力盲人便捷出行和安全出行。作为中国首位以电子试卷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盲人考生,吴凡作为产品体验官入职企业,也为未来更多企业残疾人岗位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数字经济现场助力残疾人产品的宣传推广,北京迷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听障残疾人员工通过手语加声音的无障碍形式开展现场直播。近年来,高质量科技发展成果惠及残疾人,不断擦亮广大残疾人美好生活底色,在“科技感”与“人情味”的双重加持下,更多科技成果将被注入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中,科技助残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美丽工坊:残疾人手工艺品大放异彩

“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项目由中国残联和全国妇联共同发起,旨在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以“美丽工坊”命名,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

本次参展的20家“美丽工坊”机构来自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从全国首批55家国家级示范机构中精选出来的。很多展品也都是刚刚在“美丽工坊 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上展出的精品。其中不仅包括蜚声中外的“中国四大名绣”中的蜀绣、苏绣,还有北京绢人、冬奥绒线花束、京绣、皮画、草编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残疾女性的心血与智慧,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艺术才华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北京新生命“美丽工坊”残疾女性的绒线编织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永不凋零的花束、花环,憨态可掬的熊猫,典雅时尚的胸针,一针一线展示着中国残疾女性的心灵手巧。北京唐人坊带来的俏皮可爱的唐娃娃,传统与现代融合,让人爱不释手。

GetAttachment (1)

非遗传承:绽放残疾人匠心风采

残疾人中能工巧匠很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展览非遗手工技艺,京绣、景泰蓝、骨瓷、皮影、丝绫堆绣、人、软陶、葫芦烫画、剪纸、面塑等民间非遗技能产品,都彰显了残疾人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来自京津冀的8位非遗传承人带来了精彩的技能展示。肢体残疾人于美英,北京市三八红旗手,是京绣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其作品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赞誉。她现场展出的绣品《龙团》荣获“工美杯”传统工艺大赛银奖。在不断创作京绣作品的同时,她积极带领徒弟们修习京绣技艺,所带徒弟也曾多次荣获“工美杯”大赛金、银、铜奖。

曾受邀在APEC会议上作为残疾人代表教授各国元首夫人剪纸技艺的无臂剪纸艺术家——夏虹现场用脚展示精湛的剪纸技艺,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她是“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她还是北京21所温馨家园、特教学校和聋儿康复中心的公益老师,用脚中的剪刀培训了5000多名剪纸学员,通过推广剪纸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孔氏珐琅带来了残疾人士制作的珐琅腕表和北京首创、世界上第一款珐琅宝石。珐琅宝石目前已经获得了中国珐琅标准认定,珐琅腕表也是唯一被瑞士国家钟表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腕表品牌。珐琅宝石原料是天然矿物废料,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它的生产,既保护了环境,也让残疾人创造了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孔氏珐琅目前在北京研发中心安置了近50名残障员工。针对孤独症孩子对色彩的独特敏感,这家企业培训了3名孤独症孩子专门设计制作珐琅宝石,其独特审美视角蕴含的创新精神、热心扶残助残的善行义举以及为残疾人就业开拓新途径的做法,为企业赢得了声誉。

今后,北京市残联将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残疾人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残疾人就业增收中“扶志”

“扶智”作用,帮助广大残疾人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助推残疾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京津冀:“爱立方”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

为整合北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资源,北京市残联倾力打造一个凝聚爱心、播撒阳光的品牌——“爱立方”,这是全市残疾人劳动产品的统一品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之际,在“京蒙协作”历经27年不断走深走实之时,北京市残联依托“爱立方”品牌携手津冀蒙三地残联,精选辅助性就业优秀产品和残疾人集中安置企业产品共30余件,包括来自北京的京绣、孔氏珐琅,天津的泥人,河北的景泰蓝和内蒙古的毛毡制品,共同展示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成果。

天津的泥人以民俗、童趣、百、生肖类为主,色彩艳丽,大多作品都象征着幸福、快乐、吉祥如意等题材。泥人作者王广艳参加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荣获泥塑赛项目三等奖。参赛现场制作作品《祖孙庆丰收》被大赛组委会收录,参赛展品《孔子》被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收藏。

河北香河县景泰蓝珐琅制品厂2019年被评为“燕赵老字号”企业,入选廊坊市“十佳非遗工坊”。

内蒙古毛毡制品《草原五畜》是以天然羊毛为原料,经过精细挑选、梳理、编织或压制而成,不仅体现了草原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智慧,也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残疾人工作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打造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伟大实践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京蒙残联签订结对帮扶协作框架协议,不断深化东西部残疾人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来自北京大兴区高米店街道温馨家园职康站的郭磊(智力残疾)在现场进行咖啡制作。他经过专业学习,熟练掌握咖啡制作技能。从研磨咖啡豆到调制出一杯香浓醇厚的咖啡,每一个步骤都用心对待。职康站日常联合社区“益咖啡”实体店开展咖啡冲调培训,产品开发。挂耳咖啡是由职康站学员手工制作而成,自制咖啡香囊是利用咖啡渣变废为宝制作的环保职康产品。

创新发展打造“爱立方”原创品牌,旨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以创新发展的思维不断发展新业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残疾人产品高质量创新发展。

服贸会不仅是交流平台,也是孵化交易平台,更是链接爱与梦想的平台。此次北京市残联申请为残疾人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了优秀残疾人作品,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提高了公众对残疾人事业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同时依托服贸会平台现场推广销售,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智能康复辅具的最新成果,呼吁社会各界推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未来,北京市残联也将继续以科技为引领,全方位提升残疾人服务质量,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