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乐观社会
年近六旬老人照顾丈夫和3位残疾亲人20余年
人民政协网9月18日电(记者 贾宁)段盛群,女,1967年3月生,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白塔村人。20多年来,她用坚毅与爱心,悉心照料3位残疾亲人,
爱的接力:家庭的支柱和希望
1994年,段盛群与丈夫苏福山喜结连理。结婚的时候她就知道丈夫有3个弟弟,其中2个为智力残疾、无法自理。婚后,段盛群就一直帮助婆婆照顾两位残疾的小叔子,生活虽清贫但也温暖人心。2000年,婆婆突然因病离世,照顾两位小叔子的任务就落到了段盛群身上。段盛群想都没想,就自觉承担起了照顾他们的重担。她觉得,自己是家中长嫂,就有这份责任和义务,没啥可犹豫的。就这样,虽然操持家务累点儿苦点儿,但全家人在她的照料下,日子都过得平安、顺利,她的心里是甜的。
逆境中的坚韧:一己之力撑起全家
2016年底,丈夫接连突发两次脑溢血,智力和肢体均受到损伤,彻底丧失了自理能力。在这之后,家里唯一健全的二叔子也遭遇了家庭变故,他的妻子因病离世,留下了一个年幼且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智力发育不全的女儿。作为父亲,二叔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段盛群就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为全家人准备早饭,给丈夫梳洗、穿衣、喂饭喂药,然后走到相隔两条胡同的三位小叔子家送早饭、整理卫生,再回到家中收拾打扫……照顾好亲人后,她便急匆匆赶往邻村的蔬菜大棚打零工,赚取一些收入补贴家用。短短2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她还要赶回家中继续做饭、喂饭、送饭,很多时候自己的午饭都来不及好好吃一口,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回大棚开始下午的工作。
日常的牵挂:无悔付出与守望相助
每到七八月份,夜里经常下暴雨,别人都是往家里跑,只有段盛群总是急着往外跑,有人问她“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出门啊
由于常年操劳,段盛群患有腰肌劳损等慢性病,但就算赶上腰最疼的时候,她也不放心两个小叔子和侄女,只要能下地走路就一定要过去探望、照料。有一天,她因为腰疼耽误了做饭、送饭,忍痛来到小叔子们的家,一进门看见他们正在吃夹生的硬面条,很是心疼。马上说道:“这面条没熟,不能吃!等我一会儿啊!”说完就下厨为他们做了一顿热乎的饭菜。看到小叔子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并露出满足和感谢的神情,段盛群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觉得自己累点苦点也都值得。
在段盛群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深知母亲的不易与伟大,经常尽力帮忙照顾家人。每当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时,他都会默默地接过家务,说:“妈,您歇会儿!交给我吧!”周围的邻居们看在眼里,也都被段盛群这几十年的坚守深深感动。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大家都热情给予帮助。村党支部、残联也一直关注和支持段盛群一家,不仅为她家送去生活物资,还不定期组织村里志愿者上门帮助做家务。这些汇聚起来的关爱与帮扶,不断为段盛群带来温暖和力量。
段盛群,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农村妇女,以一颗良善之心,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涩与艰辛。她不仅用爱心和行动温暖着家人,更用坚韧和毅力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美德。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