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行业
开源,能否带来增量合作空间?
人民政协网10月18日电 10月16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2024 OSCAR开源产业大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搭建专业平台,广纳产研智慧,扎实构建开源体系,繁荣开源生态建设,推动开源产业发展。大会针对数字公共产品洞察和开源体系建设路径模式进行了深入解读,公布了2024年可信开源最新评估结果与OSCAR开源尖峰案例,并更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在开源领域的最新工作进展与多项报告成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晓丽表示,开源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思维、新模式,为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注入无限活力。从技术创新视角看,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创新边际成本,推动数字时代科技创新。从产业协作视角看,开源助力建设多元合作开放的产业体系,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从社会发展视角看,开源释放增量合作空间,推动形成一批全球共同维护的数字公共产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针对开源产业发展,王晓丽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快我国优势开源项目培育,积极推动国际开源生态布局;二是创新重点领域开源社区运营模式,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三是应促进开源商业价值实现,激发产业生态活力;四是加强开源生态发展保障能力,完善开源治理体系。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表示,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截至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已推动20余项开源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涵盖开源安全、开源项目和社区、开源治理等多方面内容,为我国开源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的开源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布局:一是政策领航,坚定落实国家宏观政策要求;二是聚焦重点,持续完善关键领域标准布局;三是开放协同,积极开展开源领域国际合作。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事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帮助电力企业全面深入地认识开源技术和开源体系,科学合理地运用开源模式提升数智化能力,持续深化应用场景,在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联合开展了电力企业开源技术典型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此次案例征集活动将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开展开源技术培训,积极推动电力行业开源技术体系建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会上带来了数字公共产品洞察。他表示,数字公共产品进一步放大了开源模式的公共价值。数字公共产品的建设,应在数字公共产品生产环节注重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升技术普适性;在应用环节注重应用包容与公平,推动行为准则与规范制定;在运营环节注重协调多元运营主体,建立层次化运营架构。何宝宏指出,数字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联盟、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参与建设。其中,治理主体应以政府和企业为主,第三方开源联盟组织为辅,结合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从开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全球开源体系建设现状、我国开源体系建设现状。她强调,我国应着力优化以开源关键要素为主体,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布局结构,积极开展开源体系建设。随后,针对地方政府及企业开源体系建设路径,栗蔚分别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崔吕萍)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