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行业
围绕赤泥综合利用,这场国际论坛值得关注!
人民政协网11月4日电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国际铝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赤泥综合利用国际论坛11月1日在法国里昂举行,与会的铝业从业者探讨了赤泥综合利用产业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技术,助力全球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因含氧化铁量大,外观与赤色泥土相似,故被称为赤泥。因矿石品位、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大约每生产1吨氧化铝要排放1.0~1.8吨赤泥。由于赤泥的堆存量越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就越严重,因此全球同行的一大共识是,最大限度地资源化利用赤泥已刻不容缓。值得一提的是,赤泥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经水洗、酸洗及焙烧活化等处理后,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无机吸附材料,可用于吸附水中的 Cd2 + 、Hg2 + 、Pb2 + 、Ni2 + 、Cu2 + 等重金属离子,同时也可用于有机废水的脱色、COD去除及放射性废水的处理。赤泥中含有大量铝、铁及硅酸盐,因此可用于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及新型聚硅酸盐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赤泥综合利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赤泥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
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迈尔斯·普罗瑟表示,赤泥利用在过去的几年取得了巨大发展。中国在赤泥利用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其赤泥利用率等都高于其他国家。
普罗瑟认为,此次论坛对赤泥综合利用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领域。论坛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让中国和其他国家分享技术和经验的平台,为日后可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德国当地时间10月28日,葛红林还拜访了德国原材料署,与署长巴克霍尔兹博士和德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尼泽博士一行座谈。双方就中德有色金属工业情况,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交流。葛红林介绍了协会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有色金属工业正处于向上发展的良好阶段,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拉动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表现依然亮眼,中德两国在有色金属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基础深厚,双方在技术、装备以及市场等方面的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