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再扩进博朋友圈 多方携手助推疾病规范诊疗
人民政协网11月12日电(记者 贾宁)日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吉利德科学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政、产、协、学、研、医等多方力量,推动HIV、肿瘤、病毒性肝炎、侵袭性真菌感染等疾病领域诊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聚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 是吉利德的愿景。在持续研发、推动药物革新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投入,帮助提升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第三次参展进博会,吉利德正在借助这一链接合作的枢纽,扩大和深化与社会各方的合作,以更好地满足HIV、肿瘤、病毒性肝炎、侵袭性真菌感染等疾病领域的诊疗需求,帮助更多患 者重新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医防融合多措并举,早日终结艾滋病流行
随着药物创新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艾滋病已经成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但艾滋病仍是我国导致死亡人数最高的传染病。HIV感染者晚发现比例仍然较高、青年人群感染病例还在持续增加、地区防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并发症问题严峻、社会对艾滋病的污名化和歧视等问题让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充满挑战。
截至目前,吉利德已在国内上市了必妥维®、捷扶康®、达可挥®、舒发泰®4款HIV创新药物,覆盖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为进一步助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HIV感染者的治疗体验和治疗质量,本次进博会期间,吉利德与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签署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合作项目,双方将合力探索和推动新时期HIV检测与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以促进HIV感染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深入推进HIV医防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新机制。
近年来,HIV治疗中的原发性耐药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耐药,将大大增加治疗难度,提高治疗成本和传播风险,严重威胁患者治疗
深度协同合作,助推肿瘤防治事业发展
随着预防理念的普及与治疗手段的发展,癌症正逐渐被定义为另一种慢性疾病。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提高到了2022年的43.7%,然而,这一数字离《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出的“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达到46.6%”这一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其生存周期与生活质量都
近几年,吉利德在肿瘤领域持续发力,在全球已有八个肿瘤领域
此外,吉利德还依托多方力量,整合优势资源,聚焦诊疗路径优化、诊疗能力建设,全力支持中国癌症防控目标。深入了解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当下生存质量现状,是提升诊疗
本次进博会现场,吉利德与中国癌症基金会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与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在优化诊疗路径、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科研临床协同发展、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癌症监测管理体系等关键维度发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癌症防治合力。此外,吉利德科学支持的“创新引领 高质未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肿瘤学科高质量发展院长论坛在吉利德的进博会展台顺利开展,多位来自全国领先医院的管理者齐聚现场,一同交流学术前沿、分享管理经验,为新形势下肿瘤学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进博会期间,吉利德还与芝兰健康签署合作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助力提升肝病领域先进诊疗理念,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数字化干预(含数字疗法)解决方案,为病毒性肝炎患者提供先进的数字化伴随治疗工具。
同时,吉利德还通过举办“驱散真菌阴霾,共筑生命防线——侵袭性真菌病管理云论坛”,分享当前侵袭性真菌病的诊疗挑战、先进治疗理念和手段,助力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我国侵袭性真菌病相关发病率与死亡风险。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