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数字经济时代 IP流量运营助力企业创新突破
人民政协网11月28日电“企业家不一定去做IP,但一定要懂流量”,在前段时间举行的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首次正式对外透露其拍摄短视频,打造个人IP的初衷。
沿着互联网的记忆追溯,这位“红衣大叔”曾因990万元出售迈巴赫购入国产车而涨粉数十万;其通过短视频植入产品推荐,更是使得360AI搜索用户访问量在10月达到2.87亿,超过全球知名AI搜索引擎PerplexityAI三倍,并在11月带来数万次的APP下载量,按照目前的拉新市价,创造的经济价值超百万。可以说,这是一次企业家探索IP塑造与流量变现双赢的有趣实践。
人们对新事物的态度时常是保留的,但市场对新事物的验证却是敏捷的。不止周鸿祎的做法佐证了这一点,可以看到,小米创始人雷军以接地气的IP形象,促使其抖音粉丝量从年初的不足1000万暴涨至如今的3000多万,流量加持
他们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几乎打破了市场上只有快消品才适合短视频直播引流的认知桎梏。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行动预示着,中国有一批企业家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创新潮流。那么,为什么要做IP拥抱流量?背后更本质的内核其实是,他们看到了在数字化转型和生态开放的趋势下,用户需求与沟通方式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同时企业降本增效的命题仍在增加难度,而全域流量运营这一工具,让他们找到了解决消费端与供给端两大棘手需求问题的最大公约数。
从“获客”到“留客”,流量价值正在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促使企业优化产品与服务。注意力稀缺时代,用户在哪,价值就在哪。根据最新数据,全球前四大主要社交软件用户数量均已突破20亿,《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也显示,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随着全球化社交沟通方式的变化,企业必须要通过新社交平台这一渠道,发掘用户需求变化,实现精准触达,拓展市场边界,实现流量变现,形成新的供需适配。这就倒逼企业在更透明的竞争生态中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生产并迭代出更适合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并且更直接而立体地展示产品,与消费者形成互动,以此获取更多的私域流量,建立新的竞争
用周鸿祎的话来说,“再好的产品也必须让别人知道。企业家要为自己的主业、自己的产品去代言和推介。”
从“流量”到“销量”,流量加持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企业营收增长,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续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迅速,带动线上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今年1至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96352亿元,同比增长8.9%。一批企业的销售规模正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增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事实上,企业更精准有力地运用短视频直播所带来的流量,不仅为自身发展打开新门路,同时也是推动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实践。像周鸿祎、雷军、余承东这样许多的企业家,正在以看似微小而朴素的行动,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企业家必须保持躬身入局、为企业和社会探索新突破口的勇气并付诸实践,懂流量也是其中之一,这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 在周鸿祎看来。(琳静)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