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2024年大会在京举办

2024年12月09日 17:17  |  作者:齐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齐波)近日,“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2024年大会”在北京清华大学成功举办,该会议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主题,邀请了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全方位深入探讨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微信截图_20241209171255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他表示,论坛致力于通过融汇各界的智慧,提出有利于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解决方案,同时论坛旨在集合各界的专业资源,深入研究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机制、战略、规划、碳排放的源头控制,以及相关重大的科技专项等事项,为政府部门决策、企业机构发展提供学术参考和智力支持。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白重恩在致辞时表示,自2020年9月份中国政府宣布“双碳”目标以来,过去几年中,中国在减排、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在实现“双碳”目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比重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充分发挥。

白重恩认为,如能在国内更好地实现潜力,就能在全球形成更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国际方面,在应对全球绿色转型、减排责任划分等方面也有很多事情可做。他强调,解决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学界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秘书长、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联合院长、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王稚晟在会上做了2023-2024 年度的论坛工作汇报。他介绍,过去一年多来,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主办、 承办和协办了多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 并完成了 《碳数据管理与增值研究》 等多个课题研究, 启动了应对碳足迹、 欧盟 CBAM、电池法案等绿色壁垒的相关工作。论坛联合发起了“碳”索之路城市行系列活动,已深入广州、襄阳、安阳、永城等地,搭建政府企业互动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高度重视“双碳”理念的传播与教育,以走进校园、 线上直播、专栏等形式,深入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双碳”知识。展望来年,论坛将承续现有工作,以碳中和国际合作为重点, 交流互鉴,共同积极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微信截图_20241209171316

多位专业人士在会议上也分享了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思考与研究,积极探寻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国家碳中和科技委员会成员傅成玉分享了更好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双碳”目标的三方面体会:一是要准确理解、正确应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要求有全新的思维,建设新型的工业体系,实行新的产业布局和战略规划;三是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有效的、真正市场化的碳交易市场。

在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成员、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大地看来,近两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发电发展速度加快,但低碳转型进展依然不够快。低碳发展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实践已经证明,新能源可以比原来的系统效率高成本低,能源供应系统向一次电力转变,终端能源高度电气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最优路径选择。

“当前要集中解决光风发电加快发展受现有电力系统难以消纳的障碍,光电风电要通过配储电,实现可调度稳定供电,摆脱新增光电风电依靠火电支撑,打破上网制约。中国如此之大的电力系统在增量上首先取得完全不依靠化石能源,同时逐渐取代火电存量,也将为全世界低碳转型提供新型电力体系的系统解决方案。”周大地表示。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成员、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在圆桌互动时表示,随着人类进入新的电能时代、新的电气化时代、新的电驱动时代,随着中国能源革命的深入,带来了两大课题,一是储能,二是氢能。其中,储能需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储什么”“储多少”“谁来储”“怎么用”六大问题。中国要建立科学的储能体系,绿色低碳经济适用,用这种现代化的储能体系,来支撑我国新型的电力系统、新型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完成“双碳”目标。

微信截图_20241209171331

此外,还有多位学界和业界人士在分论坛上围绕碳资产的现状、未来与开发,以及碳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等进行分享。整体来看,在座嘉宾对国内和国际碳市场未来走向持乐观态度。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