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嘉兴市图书馆120周年再谱新篇 五感疗愈疗引领阅读深入精神新天地
人民政协网12月10日电(记者 贾宁)嘉兴自古便是闻名遐迩的书香之地。古语有言“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明清两代曾涌现一大批藏书过万卷的藏书名楼。嘉兴市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建立起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元宇宙图书馆的先行者。他们以遍布城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年均开展5000多场阅读活动,获得包括国际图联营销奖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大奖,被誉为中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嘉兴模式”,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报道。
2024年,在建馆12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嘉兴市图书馆又率先打造推出
疗愈需求井喷 健心客厅再升级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感受到情绪焦灼和肌体紧张。这种持续累积的压力,往往导致情绪难以得到真正的释放与舒缓,容易引发多样化的精神疾患。在这种背景下,寻找有效的解压方式,维护良好的心态,成为现代人必须直面的生活课题。
近年来,嘉兴市依托遍布城乡的图书馆总馆和分馆,大力推广建设89家“健心客厅”,开展各类和阅读相关的心理服务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公益普惠、涵盖全民全域、全生命周期的社会心理服务,被嘉兴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心灵驿站”。
近两年,精神疗愈已成为一种普适的文化需求。某权威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疗愈”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256%。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中国失眠人群高达38.2%,其中一线城市睡眠质量最差。瑜伽、品茗、芳疗、冥想等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钟爱的减压方式。
嘉兴市图书馆意识到,作为信息获取的阅读是一个越来越广义的概念。如果阅读和其他信息交互的方式融合,可以开拓出一个既能获取知识,又能敞开精神维度,深入心灵
阅读+科技+艺术 打造
11月29日,五感阅读疗愈空间经过数月的精心设计和打磨,终于在嘉兴市图书馆120周年馆庆上惊艳亮相。
在这里,阅读不再仅仅是眼睛与文字的邂逅,而是一场全方位、多维度的感官之旅——读者可以步入青翠的竹林,聆听溪流鼓、雨棍和八音风铃从身边拂过的悦耳声音;也可以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感阅读疗愈空间当中,嘉兴市图书馆还特别引入了城市宠物蜂箱,打开箱门,读者就能直观地观察到中华蜜蜂筑巢酿蜜的过程,嗅吸到蜂蜡墙中凝结的百花气息,还可以在每年固定的时间,一起分享大自然赠予的甜蜜——新鲜的蜂蜜。据了解,蜜蜂振动翅膀的声音,也是一种舒缓压力的
研发人员表示:五感阅读疗愈空间是一个广义的阅读文化空间,是一个主题化的多感官知识世界,也是一个心理平衡、自适和疗愈的精神空间。
让图书馆成为真正的心灵原乡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终身的避难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方静谧之地,让灵魂得以栖息,心灵得以滋养。
“阅读在提高认知和陶冶情操的基础上,天然具有疗愈性能。我们延续扩张这种治疗逻辑,以深度文化服务为目标,升级打造推出五感阅读疗愈空间,正是为了通过色、香、味、触、声等统觉感知,建构心理外化和内化的互动空间,拓展读者在原有阅读体验中的视听边界和感知维度,为读者创造融汇知识、艺术与科技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体验和服务。”在嘉兴市图书馆馆长沈红梅看来,“图书馆不仅仅是知识与文化的殿堂,更是百万读者真正的心灵原乡。”
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嘉兴图书馆不断致力于将纸质的阅读立体化、艺术化、活态化,激发读者不断拓展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