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经营主体总量突破30万家

杭州余杭三条秘诀厚培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2024年12月13日 16:21  |  作者:杜晓雨 张瓅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杭州12月13日电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这是余杭区发放的第30万张营业执照,意味着余杭成为杭州市第一个经营主体总量突破30万家的区(县、市),彰显出余杭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

眼下,余杭经营主体总量已从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前的19.65万家,上涨至30万家,累计涨幅达53.06%,占杭州市经营主体总量的15%。从新增经营主体的产业分类来看,第三产业的经营主体数占比达90%,与余杭区电商企业众多,且具有互联网发展优势的产业布局呈正相关。

此外,随着余杭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兴科创型企业也呈增长趋势。该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被余杭区“低空经济18条产业政策”吸引而来的企业之一,其主要从事“低空经济”领域有机硅材料及其衍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当前,经营主体面临着成本上涨、需求不足、国际形势复杂等困难挑战,数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为什么余杭能够逆势增长,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首选“沃土”?

民营经济的活力迸发,离不开余杭“一揽子”助企改革举措。今年以来,余杭重点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通过极简审批,让企业能更便捷地开启经营之路。同时,余杭加大涉企第三方机构治理,为企业提供更专业合规的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此外,余杭持续开展“双随机”监管,改变以往过度检查、频繁打扰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营造“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营商环境。

除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余杭在“真金白银”为企业解困方面也诚意十足。例如,今年以来,余杭累计发放质量提升相关补助超过2049万元,兑现各类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助企经费1275万元,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路上更有底气和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余杭区丰富的产业配套也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未来科技城,围绕数字经济产业,不仅有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的引领,还聚集了大量的互联网、科技类中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企业之间可以便捷地开展业务合作、技术交流,共享人才、信息等资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和创新成本。

下一步,余杭还将通过开展企业品牌梯度培育和知识产权强企等一系列助企行动,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持续促进民营企业这股统战力量在余杭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杜晓雨 张瓅文)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