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2024年 北京朝阳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服务设施、养老床位均居全市第一
2025年北京朝阳将加速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人民政协网1月9日电(记者 贾宁)记者从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两会”获悉,2024年,朝阳区共建成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7家,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500张、养老餐桌78个。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83家(公办21家、民办62家)、街乡养老照料中心53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73家、各类养老床位2.4万张,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数以及养老
2025年,朝阳区将均衡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普惠性养老设施的供给能力和使用效益;创新升级“一码通办一单一码”工作,引导社会餐饮企业参与提供养老助餐服务;支持品牌养老机构连锁化、普惠化发展,探索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措施,充实基层一线养老工作队伍,努力提升全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朝阳区现有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73家、养老床位2.4万张 均居全市首位
2025年 将加速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
2024年,朝阳区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三级贯通体系,建成全市首个区级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强化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三级信息数据联通共享,实现养老行业指导、为老资源整合、服务市场培育、供需对接等再提升、再精准。目前,依托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朝阳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2024年共建成集托老服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医疗诊治等功能于一体的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7家,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500张、养老餐桌78个。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83家(公办21家、民办62家)、街乡养老照料中心53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73家、各类养老床位2.4万张,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数以及养老
2025年,朝阳区将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更加均衡,有效提升普惠型养老设施供给能力和使用效益。研究发布养老服务需求清单,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创新,加速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重点推进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以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展的上下贯通服务网络。
朝阳区共建成运营老年餐桌243个 43个街乡全覆盖
2025年 将创新升级“一码通办一单一码”优化为老服务供给
2024年,朝阳区持续推进医养一体服务全覆盖,指导辖区养老机构通过与社区中心、医院签约协作等方式强化医养一体服务全覆盖;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创新养老助餐“一码通办”,实现养老助餐多元支付,目前,朝阳区共建成运营老年餐桌243个,覆盖43个街乡、700多个城乡社区,全区月均助餐服务量达到4.87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48%,形成了便捷的一刻钟养老助餐服务网,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为使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辅具支持、心理服务、居家安全协助等专业照护服务,朝阳区持续强化居家为老服务,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2024年,为全区1.3万个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1500张,累计建设4000余张,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一键呼”服务质量,让“一键呼”成为居家养老的有效补充;出行方面,朝阳区开展助老出行服务试点项目,针对困难群体试点开展“助老出行”专属打车服务,在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安装打车定位牌,实现“一键叫车”服务;在老年人文娱生活方面,朝阳区致力于营造孝老敬老社会氛围,开展“暖重阳 美夕阳 爱在朝阳”敬老月主题活动,推出了千万惠老券、养老服务大集、老年人权益保障系列讲座、免费健
2025年,朝阳区将全面提升为老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整合、创新、服务、监管等作用,创新升级“一码通办一单一码”工作,提升用餐高频时段养老助餐效率。持续推进助餐点位建设,科学规划设置老年餐桌,引导社会餐饮企业参与提供养老助餐服务,鼓励老年餐桌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运营。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