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深入实施“两大战略”, 统筹做好“四篇文章”,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两会”新闻发布会
人民政协网1月13日电(记者 贾宁)1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两会”新闻发布会,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表示,2024年,石景山区主动作为、砥砺攻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创新创造充满活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成功举办服贸会专展、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重大赛事活动,城市功能和活力持续提升;经济运行向优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5.5%左右;市场总消费同比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90%,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5%,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5%;“1+3+1”高精尖产业收入同比增长8.3%,发展质效不断提高;集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全区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1.5%,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引入高精尖企业2213家、同比增长12.3%;国高新企业保有量近千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2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380家;民生福祉稳步增进,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454元、同比增长4.5%,“十四五”时期106个、5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楼本体改造基本完工,实现“五年任务、四年完成”;获评中国“2024最具幸福感城区”。
万隆表示,2025年石景山区将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积极服务和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坚持立足“三区”定位,深入实施“两大战略”,统筹做好“四个融合”文章,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今年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努力争取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市场总消费同比增长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全区将聚焦经济领域改革,推动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打造“融资贴息、风险补偿、免申即享”综合矩阵,辖区内普惠贷款增速不低于20%。加快建设国际开放合作区,推进首程时代剩余地块建设,推动新设外资企业不少于40家。完善“大招商”工作格局,力争引入高精尖企业2300家、注册资金270亿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业一证”改革和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用好“服务包”“服务管家”等工作机制,精准开展企业走访。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办好46件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推广“就业直通车”平台,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积极推进北重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推动2327套住宅平稳有序交付。建成五里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苹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区中医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建成2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成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着力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持续做好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活动安全防范,以首善标准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步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同时,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