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2025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2日电 1月12日在京举行的2025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上,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系列研究报告认为,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能源经济整体表现稳定,2025年能源经济将成为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稳压器”。
能源经济未来乐观。报告认为,2024年,风电与光伏行业保持强劲势头,成为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优化供需结构的关键力量;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行业潜力显现,2025年有望成为长期投资热点;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4年行业高峰后,需防范行业过热风险。面对外部挑战升级与内部调整深化的双重背景,我国能源行业需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发展活力。推进清洁低碳战略的同时,需关注能源行业供需平衡、高质量转型与企业运营的协调发展,催生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调整期提供坚实支撑。
油价下行压力加大。报告认为,2025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增速不及供应,油价下行压力增大,大国博弈及地缘冲突持续扰动市场,油价短期内震荡加剧,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在67-77美元/桶和62-72美元/桶范围。
关键原材料风控不容忽视。报告认为,2011年以来,我国能源转型关键原材料价格指数震荡运行,没有出现长期性上涨趋势或高位运行态势,震荡幅度小于能源价格指数;但随着原材料用量的增大,其价格风险对能源转型的冲击不容忽视。政府、行业和企业需共同努力,制定差异化的产业策略,合理规划库存水平,促进技术创新和替代材料研发推广,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我国能源转型之路行稳致远。
着力推动锂电降碳。报告认为,我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碳足迹与欧盟平均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欧盟新电池法》提出的碳阈值要求,恐将使我国和欧盟均面临经济损失和失业风险。我国要加快锂电池行业领跑制度设计,打造绿电直供电池产业生态集群,同时还需做好全产业链风险预案,会同欧盟和其他电池进口国磋商,实现互惠共赢。
重视碳捕集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报告认为,在“十五五”期间,必须加强碳捕集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布局,瞄准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统筹推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和集成示范部署。同时,重视全球专利布局、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全面提升我国碳捕集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CCUS产业。
促进算-电-热-碳的全要素协同。报告认为,随着数据经济的繁荣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问题将进一步凸显。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占到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4.8%。同时,数据中心内数万MW灵活性资源的激活,将为数据中心以及新型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提供巨大的价值。未来,在数据中心本体节能之外,数据中心算力-电力-热力的协同将成为信息与能源在技术和产业交叉融合的重要场景。
据悉,该系列报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魏一鸣领导的研究团队,根据上一年度国际和国内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形势的变化,选择特定主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