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原创
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丨35万吨辣椒,从遵义涌向世界
隆冬时节,跟随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活动,记者走进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眼前一派繁忙——辣椒筛检车间机器轰鸣,“辣”味扑鼻、“椒”香四溢,10余种辣椒正在这里打包批发,满载辣椒的货车往来穿梭。
在中国辣椒城交易市场,LED大屏不断刷新着数据,堆积成山的干辣椒被整齐分类摆放。2017年,中国辣椒城建成,不仅有更大的交易区,还配备了物流集散、冷库、仓储、检测等服务,实地发布全国首支中国干辣椒批发价格指数,便于商户以辣椒仓单为质押,贷款融资,扩大规模。
贵州拥有400多年辣椒种植历史,凭借独特地理条件和宜人气候优势,孕育了以“香、辣、油、亮”著称的贵州辣椒。
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辣椒产业转型升级,把辣椒产业作为省级主导农业产业。2023年,贵州辣椒种植面积达520万亩,产量保持在782万吨以上,产值290亿元。
中国辣椒城历经10余年发展,如今手握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和“世界辣椒加工贸易集聚区”四块“金字招牌”,辣椒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辣椒城能满足75万吨辣椒年交易量,15万吨农产品交易量;普通仓库、冷链仓库能达到56万吨的周转量,120万吨物流年吞吐量……”谈及中国辣椒城的发展,中国辣椒城综合部部长淳仕军如数家珍,他说,2024年辣椒城交易量在35万吨,交易额达70亿元。
中国辣椒城除交易贵州本地特色辣椒外,还集散销售来自新疆、内蒙古、河南等国内多地的辣椒,以及来自印度、越南、缅甸、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辣椒产品。
围绕“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定位,遵义正不断推进辣椒科研、种植、加工、流通等全链条,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现已形成“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的市场格局,遵义辣椒正阔步迈向全球大市场。
“去年的辣椒卖得好!目前算下来,一亩地老百姓能突破一万块钱的收入。我们的干辣椒易保存,一年四季都可以销售。”遵义市辣椒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石永松是一名辣椒经纪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辣二代”。从他的父辈开始,家里就开始做辣椒生意,现在专注于遵义朝天椒的种植和销售,在西南三省共有10余万亩辣椒种植基地。
“近年来,遵义朝天椒的市场越来越好,我们积极开拓市场,寻找更多商机,力求将遵义朝天椒成熟的品种、技术和市场推广复制到全国各地。”谈话间,石永松已督促打包工人将客户订购的辣椒装检完成。
遵义特殊的海拔、气候和土壤,积淀成遵义辣椒优越的口感。作为贵州乃至全国的辣椒主产地之一,全市辣椒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0万亩以上,现有辣椒加工企业130余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0余家,培育了富有特色的本地品牌,辣椒产业综合产值超200亿元。
来到中国辣椒城内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州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辣椒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遵义本土辣椒企业。
“长期以来,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省建立了30万亩的辣椒订单种植基地,带动20万名椒农通过辣椒种植实现增收致富,实现每年新增就业百余人。”该公司人力行政总监张超介绍说。
步入企业生产区,记者看到灌装、包装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生产各类辣椒产品,热火朝天的干劲给冬日带来了强劲力量。
跨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遵义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壮大开放平台。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600多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位居第63位,在西部城市中位居第9位,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位居第3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何佼阳 本报记者 黄静)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