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青岛市城阳区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言 勇做“奋进者” 坚持“在一线”
本报讯(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徐劼)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青岛市城阳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围绕城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区委书记吕鹏,区委副书记、区长殷连刚到会听取委员发言。
吕鹏表示,2024年是城阳建区30周年,在30年的赓续奋斗中,历届区委、区政府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无私奉献,我们的干部队伍埋头苦干、勇于担当,我们的老百姓质朴善良、急公好义、开放包容,共同铸就了城阳大家庭良好的“家教家风”。区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服务中心大局,始终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共进,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深入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推动全区中心工作落地见效。要坚持以民为本,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集中议政、有效监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巩固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四种能力”,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
“区委、区政府在过去的一年里多措并举,制定的246条举措有力推动我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这无疑为企业家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动力。”王元喜委员就当下医药集采以及门诊统筹等问题,建议门店纳入医保统筹,有效分流患者。
韩晓雁委员则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分析道,近日,区政府分别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正式揭牌,康复大学实现招生、海都科教园开工建设,逐步搭建起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城阳区初步形成。对此,建议紧密对接青岛市10﹢1产业体系和城阳区3﹢1产业体系,加大中职-高职贯通培养及合作办学,借助区域内高校资源,继续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生源,实施五年制、探索七年制贯通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配性,精准储备重点产业所需高技能人才。
“各位委员,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城阳区政协主席高尚伦代表政协第七届青岛市城阳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并表示,区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奋进者”“在一线”的姿态,求真务实、履职尽责,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担当政协之责、彰显政协之为、贡献政协之力。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