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主席论坛 委员说话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论>大家谈

王健:乡村振兴路上的“菇”勇者

桂林市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2025年02月13日 10:29  |  作者:汤素华 李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这么久了还不出菇?快找‘菌头’想想办法!”这两天,看到村民种植的食用菌一直不出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赶紧给菌农出主意,让他们求助“菌头”。

工作人员口中的“菌头”名叫王健,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退休干部,同时也是食用菌研究专家。

近年来,桂林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全市“老书记”、老农技专家、老教授到乡村开展“老书记讲精品党课进村屯”活动,进行种养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户拓展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农耕体验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助推多民族生态脆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多民族融合的共富发展新模式。作为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食用菌研究推广“老兵”,王健也积极参加了“老农技专家”服务团。

20世纪70年代,王健作为知青来到林场,前辈们手把手教他菌菇种植技术,后来组织又推荐他到大学系统学习农业技术。此后,他便将食用菌的研究、生产和推广作为奋斗终生的事业刻在了骨子里,一干就是50个春秋。2017年从桂林市临桂区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心退休后,王健依然活跃在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指导推广一线,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帮助更多农民通过种植小菌菇过上幸福生活。

听说市里组织了“老农技专家”服务团,心中一直深埋着科技报国之梦的王健立刻积极响应。“我要把科技成果写在土地上,结在田园间,为乡亲们多做点事。”有着44年党龄的王健打定主意。

灵川县众联生态庄园建设初期,因多年种植桉树导致土壤贫瘠,加上不懂技术,种什么都长不好,负责人莫春福打起了退堂鼓。经桂林市委老干部局介绍,王健义务当起技术顾问,住进庄园指导改善土壤,帮助种植猪肚菇、赤松茸、灵芝、桃红平菇等高价值菌种,并提出“葡萄架下套种菌菇”的方法,实现一地多收,大幅提高了亩产量。

产量上来了,销售又成了问题。王健跨界当起了“带货主播”。别人带货多是打价格战,他却通过讲解食用菌知识、讲述种植趣事,经常登上“直播人气榜”。庄园人气越来越旺,名号越来越响,大型超市纷纷上门签订供销合同。

目前,庄园种植核心面积达1000余亩,亩产收益近1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160户村民种植食用菌超500亩。致富了的莫春福和村民们提起王健都竖起大拇指:“没有王老师,我们的菌子种不好,也富不起来。”

距桂林640余公里的百色市靖西市禄桐镇大使村在王健的带领下种植黑木耳,栽培数量超200万棒,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他还帮忙筹资250万元建立专业的食用菌生产厂,助推黑木耳成为靖西市的特色农产品。村民们说,王老师免费送技术送物资,不图大家钱,就愿大家富。王健却认为,“为老乡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才是最好的报答!”

如今,在桂林,有越来越多像王健这样的离退休干部,在文化交流、乡村振兴、关爱未成年人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着银发智慧和力量。

(汤素华 李晶)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