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韵声声 唱出乡村美

2025年03月04日 09:36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戏曲表演讲究身段,在舞台上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扇子不是一个普通的道具,放在不同的位置体现出不同的人物个性。”

……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苗洁再一次来到晋中市太谷区朝阳村调研,给朝阳学校晋剧社团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晋剧课。

一招一式、一颦一笑,苗洁的授课一丝不苟。“我带着孩子们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演示,并且指导他们亲身实践,让他们感受到晋剧的美,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对戏曲艺术的喜爱,苗洁心中充满了欢喜和动力。

苗洁告诉记者,太谷是晋剧的发源地之一,朝阳学校与晋中市艺术学校合作,成立了晋剧社团,晋剧艺术也在村里蔚然成风,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还有一些村子里,晋剧票友组织丰富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戏曲艺术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焕发着乡村文明新气象,这也让我看到戏曲传承发展的希望,看到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力量。”调研中,苗洁不断思考,促进乡村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让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

这已经是苗洁第3次来到朝阳村。2024年,苗洁走过了不少村庄,既是采风演出,也是深度调研。对她来说,每一次深入乡村,都是宝贵的调研机会,要将“调研融入日常”,广泛联系群众,如此才能更加精准地建言献策。

“如今,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让苗洁印象深刻的是,不少村子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比如剪纸、推旱船、背棍等,很多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民风民俗,受到城乡居民的喜爱。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掘这些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自身禀赋特色,增强文化自信,还能赋能乡村文创产业发展,为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活力。”苗洁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在苗洁看来,要加大文化惠民的力度,把更多精品演出送到老百姓身边,提升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多提供平台、搭建舞台,让农民唱主角,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记者 谢颖)

编辑:郝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