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人行绿灯时间的合理设置,小到消除一个台阶陡坡,都要考虑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认为,“打造科学完善的适老型城市,已成为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今年两会我将重点关注激活银发经济潜能、带动养老产业发展等领域。”
“金婚摄影、寿诞服务、适老化家装改造、老年人继续教育、老年人旅游产品定制等需求旺盛,从中可一窥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正在不断提升……”在全国政协委员伍爱群看来,当代的老年人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社会活跃度,在兼具其他年龄段需求的同时,也具备其年龄段特色服务需求。“我的建议是在技术革新、生产生活方式快速转变的时代背景下,银发产业不应局限于狭义的养老照护、健康管理等为老服务产业。”伍爱群说。
两位委员缘何都关注老年人,切入点都那么接地气?答案就在两位委员2月25日的履职足迹中。
当天上午,上海市政协在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召开“我向两会建言献策”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实践点迎来了委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培育经济新动能”话题。部分上海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长宁区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一并来此介绍工作情况。
“实践点的这个活动既是搭建‘新平台’,帮助委员倾听民意,知情明政,打通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渠道,也是展示‘新窗口’,实现信息‘选题—提交—跟踪反馈’的闭环机制。”杨成长说。
“来自为老服务工作一线的界别群众代表反映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系列难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伍爱群告诉记者,来自一线的声音接地气,案例很鲜活,为委员参政议政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启发。
由此,杨成长、伍爱群两位委员不约而同地带着“实践点”群众的声音来上会,“希望能从现实层面推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记者 顾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