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舞狮表演、逛游园庙会、品传统小吃……漫步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公园内,海外华侨华人找到了熟悉的家的感觉。没错,此时的他们并非置身中国,而是在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新年伊始,在异国他乡的一隅,飘起了浓浓的中国“年味”。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听到这个消息的海外游子沸腾了,我们第一时间准备庆祝,希望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讲好中国精彩的非遗故事。”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颜宝铃委员向记者讲述了那一刻的激动。
春节庙会开始当天,不仅华侨华人蜂拥而至,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当地民众慕名而来。“很多都是一家老小打扮得漂漂亮亮来游园,看到那一幕,我内心很受触动。”颜宝铃说,“春节‘火’到了异国他乡。”
在现场,惟妙惟肖的舞狮表演成功“出圈”,拍照、录像的人络绎不绝,中国的传统小吃——冰糖葫芦也俘获了一批外国粉丝的味蕾。红彤彤的山楂、清脆酸甜的口感,带动着整个摊位前排起了长队。
“许愿树下也站满了人,我们和孟加拉国的朋友们讲,这是中国人过年的仪式感,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挂上去。于是,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学我们将心愿写在一条条红色绸带上。”颜宝铃笑着说,“微风荡漾,红绸飘扬,宛若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轻轻飞舞。”
令颜宝铃意想不到的是,庙会还未结束,当地民众已强烈要求再多举办两天。在他们的热情相邀下,一场原本计划仅办一天的春节活动成功“返场”。“未来,我们计划将这一春节庙会作为品牌活动年年举办,通过丰富多元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展示中国的高质量产品,呈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颜宝铃说。
从2013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孟加拉国投资,颜宝铃已在这里工作了12年,她在孟加拉国的生产基地也从当初10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为超万人规模的现代化大厂,为当地提供了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工厂所在的村庄伴随着工厂的发展壮大,从当初不到400人,到现在已成为拥有4万多人口的繁华市镇。
“在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民心相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要促进民心相通,需要开展‘小而美’的项目,以小切口引领民心大融通。这次春节庙会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颜宝铃说。
为此,她将这段春节故事带到了今年全国两会。
“通过在海外国家和地区举办春节庙会,一方面,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春节的特色和面貌,宣传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有效凝聚了侨心侨力,增强了海外侨胞们的爱国热情。此外,春节庙会还拉近了中国与举办地国家民众的心理距离,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对开展民间外交,促进文化共融、民心相通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