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2025年03月09日 08:56  |  作者:李京 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从科技与文艺碰撞融合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到“中国游”持续升温,再到“非遗春节”出圈海外……中国文化“出海”又“出彩”。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制片人吕涛委员看来,这不仅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解,也是乘势而进的重要契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需“功夫深”。

作为新闻工作者,多年来,吕涛用镜头向全球传递中国的声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又把创新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带上了全国两会。

“国际传播面向的是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不同群体和受众,语言文化不同、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各异,不能用一种表达‘包打天下’。”吕涛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如何在差异中找准共通点?吕涛说,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要促进民心相通,既展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共同价值,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走出去”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而讲故事,是最佳的传播方式。他举例说:“我们曾经在节目中尝试用青花瓷的故事来阐述,古丝绸之路上,来自伊朗的苏麻离青和中国的造瓷工艺结合,成就了元青花。”

在吕涛看来,合异之道,要点有二:掌握主动权和换位思考。

“党中央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目前,我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因此国际传播要主动出击,主动设置议题。”吕涛说。

而“换位思考”的本质,是要秉持“根植本土又面向世界”的创作理念,文化产品出海时,既要照顾海外受众的认知能力,也要努力保留原始的文化特质。“以国际化视角挖掘爱、成长、自然等人类共通情感故事,再搭载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叙事模式,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语境表达。”吕涛进一步解释道。

文化“走出去”,只是第一步,在吕涛心中,更重要的是“走进去”。他认为,要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建构全球化表达与本土化创新体系,全景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与全球用户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海外华侨华人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使者,目前分布全球的6000多万海外侨胞,也是做国际传播、讲中国好故事的一个重要载体。”吕涛进一步建议,要发挥民间力量,充分用好海外侨胞这一宝贵资源,搭建高质量文化传播和交流平台,凝聚文化出海中外联动的强大合力。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