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大中心”地位将大放异彩——特邀香港人士界聚焦“如何巩固‘三大中心’地位,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25年03月09日 09:1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3月7日下午,窗外春寒料峭,但特邀香港人士界委员小组讨论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委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经历就如何巩固“三大中心”地位,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委员们纷纷表示,“一国两制”为巩固“三大中心”提供了制度保障。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巩固提升“三大中心”地位的必由之路。

从事金融行业40多年的李君豪委员,深知“香港要做好国家金融安全的‘防火墙’”的重要性。他建议,筑牢金融防火墙,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强化人民币国际化枢纽地位,积极发展离岸人民币国债市场,将香港打造成为全球唯一离岸人民币数字结算中心;优化监管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香港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更加紧密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施维雄委员表示,要依托“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将香港建成规则对接、技术领先的国际数据枢纽,巩固超级联系人的地位。还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现有合作机制,探索数据跨境安全互认规则。构建制度创新高地,在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试点“数据特区”。

“香港既要巩固传统产业国际地位,更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升级为全球绿色经济规则的国际枢纽。”蔡黄玲玲委员建议,香港可借鉴国际“绿色港口”模式,利用天然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制定绿色航运政策;鼓励香港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绿色航运和贸易相关的金融产品,促进绿色贸易与金融协调发展;建立“大湾区绿色航运贸易产业联盟”,订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自由行实施框架。

作为金融强国关键要素的现实载体,香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进程中继续发挥独特作用和重要功能。孙煜委员建议,支持香港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区域辐射,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加快落实各项金融挺港惠港措施,持续完善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体系。完善金融互联互通机制,让香港在国家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中更好发挥“试验田”和“防火墙”作用。

叶建明委员提出,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扩大金融服务半径,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完善的跨境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努力把香港打造成为更具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的繁荣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拼来的”。李民斌委员坚信,只要我们以“国家所需”定向,以“香港所长”发力,用好“一国两制”制度优势,香港“三大中心”地位不仅能巩固,更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光彩!

(记者 白杨)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