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手机,携手共筑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的屏障。”赵瑞峰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越来越多未成年人拥有手机,手机沉迷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完全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并不现实,目前手机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主要途径,我们要认识到手机的工具性,尽量让他们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赵瑞峰说。
赵瑞峰还提起和儿子的一个小故事:“当时我儿子期末考试成绩第一名,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他说要买个关羽。关羽要怎么买?后来才知道关羽是某手机游戏中的人物。”
“我当时就认识到手机要疏,不能堵,与其一味担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如帮助他们筛选优质内容。推荐一些学习类的应用和益智类的游戏,实现寓教于乐。”赵瑞峰说。
早在2018年,赵瑞峰就在两会期间建议要因势利导,加强对游戏产业监管的同时,在游戏中加点“文化大餐”,同历史、地理等科普知识相融合,增加游戏的教育功能。
赵瑞峰还提到了去年大火的《黑神话:悟空》:“制作精美,还顺便带火了山西旅游,类似这样的精品可以多出一点。”
在给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的同时,赵瑞峰也表示,相关企业和机构也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为此,赵瑞峰还专门进行了调研。“目前来看,一些头部App厂商的防沉迷工具相对完善,但仍有一些App,未成年人能轻易绕过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同时,未成年防沉迷系统用户体验、跨设备联动、第三方应用兼容性以及详细指导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家庭、学校、企业各方携手并进,让孩子们在互联网时代健康成长。”赵瑞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