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傅斯年、陈寅恪、俞大维的挚友情

2025年03月12日 09:26  |  作者:刘建东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15年春夏之际,20岁的傅斯年正在北大预科就读,可谓年少气盛,不把同学与一般教授放在眼里,但名声仅限于北大校园。同窗好友陈登恪为他引见了哥哥陈寅恪,26岁的陈寅恪已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等地游学数载,一番交流之后,傅斯年折服于陈寅恪的学识,深表钦佩,由此便结为了挚友。

1923年,傅斯年赴英国留学就读,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就读。出于对陈寅恪的敬仰,以及对柏林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与显赫声名的尊崇,傅斯年离开学习了近3年的伦敦大学,身背一捆英文、德文、中文书籍,进入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在这里,陈寅恪向傅斯年介绍了姑表兄弟俞大维,并成为了好友。三人在一个屋檐下携手并行,共同度过了4年时光。

俞大维曾在哈佛大学学哲学,来到柏林后,研读的兴趣与方向原本是数理逻辑,随后渐渐转入文史,并打算以此为终身事业。当他和傅斯年成为朋友后,自感力不能敌,遂对同窗好友毛子水慨然叹道:“搞文史的人当中出了个傅胖子,我们便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于是转而放弃哲学与文史,潜心研习数理专业,后来成为了著名的数理和弹道专家。

柏林求学时代的陈、俞、傅三人,其才学与交情颇有点像三国时代刘、关、张的味道。其实他们三人还有另外的一层关系:陈寅恪的母亲是俞大维的亲姑母,并且陈寅恪的妹妹陈新午嫁给了俞大维。这下姑母变成了丈母娘,表兄弟、好朋友变成郎舅关系了。1934年8月,在俞大维撮合下,将妹妹俞大彩嫁给了傅斯年。(刘建东)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