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张伯驹“不赖账”

2025年03月13日 09:00  |  作者:王剑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46年,为防止国宝流失海外,收藏家张伯驹决定请墨宝斋掌柜马宝山出面,为他牵线购买隋朝展子虔的名画《游春图》。

张伯驹四处筹款,还忍痛将弓弦胡同的一处占地15亩的宅院贱卖,才凑够了200两黄金,双方约定在马宝山家进行交易。然而,令张伯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变卖家产筹集到的金条,竟然只值130两。无奈,张伯驹又东拼西凑,补交了40两,钱仍然不够。最后,由马宝山作保,卖方同意先将《游春图》卖给张伯驹,所差黄金日后再慢慢还上。后来,北平和平解放,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买卖双方已无暇顾及欠款之事。

1956年,张伯驹夫妇将毕生珍藏的118件国宝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其中就包括那幅历经艰辛才购来的《游春图》。

1970年,张伯驹从长春回到了北京,当时他没有工作、没有户口,生活困难。有一天,他在街上偶然遇见了马宝山,说话间,张伯驹又翻起了旧账:“宝山老弟,我买《游春图》那事,还欠人家30两黄金呢,你看咋办啊?”马宝山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笑着说:“伯驹兄真是实在啊,形势变了,这事就算完了。更何况你早已把《游春图》捐给国家了!”张伯驹沉吟片刻,说:“那我也不能赖账,要不,我为你写副嵌名联吧?”马宝山一听来了精神,说:“好啊,若干年后,伯驹兄的墨宝也价值千金呢!”于是,张伯驹挥笔题写一联:“宝盖妨花风不舞,山高对雪两同寒。”

1979年,两人有幸再次相聚。张伯驹时年82岁,马宝山68岁。张伯驹又即兴为马宝山题写一副嵌名联:“宝剑只宜酬烈士,山珍合应供饕夫。”书毕,郑重落款:中州张伯驹时年八十又二。随即又钤雅章一枚。有人感叹:“为同一个人题写两副嵌名联,实属罕见!”

张伯驹去世后,马宝山不胜悲痛。他写下《张伯驹与展子虔〈游春图〉》一文,说明事情的始末,并表达了自己的敬意。(王剑)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