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拜文汇: 完善政策体系 让“生育友好”更加可及

2025年03月20日 09:20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3月中旬,北京突降春雪。望着窗外,苏晴的手指滑过手机屏幕上的日历。孕36周第5天,她隆起的小腹像座小山,走路时不得不微微后仰。

“现在多休一天,产后陪孩子的时间就少一天。”虽然医生建议“提前休息”,苏晴数着产假天数,却依然下不了决心提前休假。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华信工贸集团董事长拜文汇在调研中发现,像苏晴这样的孕产期女性,有不少都面临产假天数引发的职业焦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这些措施从宏观层面为提高生育水平提供政策助力,对于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拜文汇表示,应进一步完善鼓励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素质、现代化人力资源支撑。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各省(区、市)产假普遍延长至158天及以上,超半数省份生育津贴支付期限不低于158天。

“目前各地陪产假标准参差不齐,从7天到30天不等,难以满足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对陪护和关爱的需求。”拜文汇认为,有必要统筹做好生育假期保障,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延长产假时间,统一规定陪产假法定天数,保障生育夫妻有更充足的看护时间,降低育龄家庭的生育成本。

去年10月,《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对外发布,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各地也相继制定、实施了不同力度的政策,鼓励、支持优生优育。

“生育友好型社会不应该让适龄女性因为生孩子而影响就业,也不应该让已经就业的女性因生孩子而担心失业。”在拜文汇看来,应进一步统筹加大生育财政性补贴支持力度,提高生育直接补贴和相关医疗报销比例,制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住房财政支持措施,减轻生育家庭经济压力。

为此,他呼吁设立“生育保障基金”,通过财政拨款、企业缴纳、社会募捐等渠道筹资,补贴女性产假期间企业支付的工资,降低企业用工顾虑。同时,将企业招聘、晋升中的生育歧视行为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

相关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约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

“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采取的基本是老人照护、保姆照护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受制于家庭老人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拜文汇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他认为,应该把托育工作也纳入其中,加强构建、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解决生育家庭“照护”难题。

“将0~3岁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统筹人社、民政、卫生、税务、财政等行政部门的具体职责,支持企事业单位、园区、社区开办托育点,同时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托育费用补贴。”拜文汇认为,普惠托育服务方便可及、质优价廉,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可有效减轻家庭照护婴幼儿的负担。

“建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育支持网络,让生育友好更加可及,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拜文汇说。(记者 赵莹莹)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