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方政协在行动丨湖北黄石市政协:向实而为 向新而行
黄石市作为湖北工业重镇,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24年底,全市实有民营经济主体35.8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98.8%,贡献了全市83.9%的税收。其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743家,占全市高企总数97%,研发经费投入37.23亿元,占比94.13%。
“但黄石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整体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等困难和挑战。”市政协主席何运平说,一直以来,市政协高度关注民营经济发展,今年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明确助推涉企政策落地落实,将围绕“做强新港铁水联运综合枢纽功能,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推动未来科技城与离岸科创平台一体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开展重点协商,以“投资项目综合评价”“大力提振消费”等监督性议题开展调研视察,助推相关问题的解决。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2024年,市政协常委会会议重点协商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提出的18条建议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增强持续发展的信心。
“综合查一次”助力企业轻装谋发展。2024年4月,有企业在市政协调研时反映,每月各层级有不少于4次的环保、安全等多头多层级重复执法检查。市政协迅速会同涉企执法部门开展调研座谈,提出要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改革,探索涉企“综合查一次”,解决多头执法的问题等建议。
2024年7月,在企业最集中的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多个执法部门拿着编制的《“一业一查”部门联合一次查双随机监管合规手册》,一起前往辖区企业开展“联合一次查”执法检查行动,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减轻企业负担。
近年来,市政协把支持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布局新赛道,抢占新蓝海”进行专题调研协商。调研组结合黄石实际,提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量子通信产业等5条新赛道,对每一个细分赛道的产业发展基础以及黄石的切入点进行了分析,对行业技术骨干院所和产业链行业领军企业进行了梳理,从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区域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发展科技金融、加强产业招商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黄石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方案》的出台,相关意见建议还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 秦璇)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