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方政协在行动丨广西南宁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
本报讯 “要聚焦推动政策落地担当实干,围绕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落实全市‘智库﹢地方﹢上级部门﹢产业界’四位一体机制,加强政策学习研究,深入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线发掘政策落地中的积极有利因素和痛点难点堵点,通过及时反馈、民主监督等方式,推动放大政策效应,协调解决好政策落地‘最后一米’问题,齐心协力把政策‘含金量’变成发展‘驱动力’。”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参加南宁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民盟、致公党、侨联、无党派人士、经济界一组联组讨论,与政协委员们面对面交流沟通,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
市政协委员、华蓝智库办公室副主任郭敬锋建议,统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整体规划布局,强化各县(市、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责任,争取1个县(市、区)1个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N个上下游产业。
市政协委员、南宁市邕宁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季晓宇呼吁,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细化重点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创新财税激励、人才引育、生态构建等政策支持体系,例如将标注工程师纳入“邕江英才计划”,提供购房补贴及子女教育优待,开发“邕标注”App众包平台,成立数据标注产业联盟,推动全链条标准建设。
“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垂直领域专家模型……”市政协委员、南宁市青秀区副区长蒋延荣表示,人工智能赋能现代设施农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南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可以在现代设施农业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制度型开放层级偏低、产业链融合深度不足、要素流动存在堵点、向海经济基础薄弱、港产城融合不足、陆海通道效能有待提高……”市政协委员、南宁市审计局副局长阙丽华一语道破跨境融合存在的“三大瓶颈”和向海图强存在的“三重制约”。同时建议,构建高质量跨境产业链,打造“双循环”产业升级版,创新跨境合作模式;培育向海图强新动能,打造平陆运河经济带核心区,构建高效陆海通道体系,在跨境融合与向海图强中闯出新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农生文认真听取发言,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调查研究、民主监督、建言资政等工作质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讯员 张曦 记者 肖亮升)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