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京穗产业协同再升级!北京11区组团赴广交会推介多元投资机遇
人民政协网4月16日电(记者 高志民) 第137届广交会期间,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组织东城、朝阳、海淀等11个区赴广州举办“2025广交会·投资北京推介活动”,通过政策宣介、产业对话、企业洽谈等形式,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全面展示北京投资机遇。活动吸引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中建科工集团等百余家湾区龙头企业及克诺尔、宝洁等跨国企业参与,多家企业现场表达落户意向。
据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孟凡勇介绍,北京作为全球科研高地,已形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规模全国第一。目前,北京围绕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出台专项政策,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未来将为科创企业提供超千亿元授信支持。
活动现场,北京各区亮出特色产业“新名片”:海淀区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朝阳区发力“商务+科技”,打造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数字生态;顺义区依托北汽等龙头,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港建设;石景山区推动工业遗存转型,培育科幻、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延庆区凭借空域优势,建设国家级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
此外,东城区强化金融文化总部经济,大兴区深耕生物医药全链条服务,门头沟区布局“京西智谷”人工智能集群,差异化发展格局日益清晰。
中建科工集团总经理邓梁表示,北京在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实践与企业战略高度契合,期待深化合作。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流向大湾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7亿元,同比增长18%。京穗高铁“复兴号”全覆盖推动两地人员往来超350万人次,为产业协同注入新动能。
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国际部部长付鹏举指出,两地合作正从传统商贸向科技创新延伸,将推动“湾区智造”与“北京创造”深度融合。据悉,北京自贸试验区已形成123项制度创新成果,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突破1.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3.5%。活动洽谈环节,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企业纷纷表达入京意向,北京以高水平开放持续释放投资引力。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