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护航中国企业出海,聚焦跨境拓展机遇”苏河湾论坛在沪举行

2025年04月24日 09:00  |  作者:顾意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上海4月24日电(记者 顾意亮)4月18日,由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苏河湾论坛——护航中国企业出海,聚焦跨境拓展机遇”在上海苏河湾中心举行。

GetAttachment

“中国正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地与世界合作,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定,‘走出去’的大潮必将更加澎湃。”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在论坛上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企业自身“强身健体、守正创新”的重要举措。民营企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但其“走出去”仍面临国际市场和自身发展的双重挑战。

为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周汉民建议从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安全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等多个层面加以支持。例如政治保障层面,进一步健全企业走出去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大综合性政策支持力度;法律保障方面,不仅要加紧双边和多边国际条约的谈判及制定,还应该推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解冻”,同时应构建更全面的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制定海外投资法等相关法律。法律界应更为积极而务实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等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另外,企业自身也需提升竞争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机制,发挥这类企业的排头兵作用,解决融资、税收、人才等问题,加快数字化转型。

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表示,越来越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勇敢“走出去”,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汇交融的生动写照。“企业出海‘百舸争流’,却也见‘侧畔沉舟’,‘流浪式出海’‘FOMO式出海’问题频出。”在吕红兵看来,出海企业应从“流浪”转向“深耕”,从追逐“水面上”显而易见的机会,升级为挖掘“水面下”隐藏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法律服务就是扬帆出海的航标灯、破浪前行的助推器、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能为在这个变幻莫测、波诡云谲大变局中的企业出海,营造更多一些确定性、稳定性、预见性,从而善出海、少出错、免出事、不出轨、防出局、常出彩。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