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人物风采
孙厚荣:一位政协委员的奋斗与反哺之路
重庆市石柱县冷水镇八龙村的晨雾还未散尽,石柱县政协委员孙厚荣已踩着露水走向莼菜田。这位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企业家,此刻正俯身
1980年,孙厚荣出生在石柱县三星乡的一个小山村,自幼生活拮据、家境贫寒。学费靠着勤工俭学和亲友拼凑。寒门出贵子,恰是他的真实写照。1997年,他通过寒窗苦读考上了郑州大学,他怀揣着本就贫困的乡亲们拼凑的学费和路费,满含热泪,翻山越岭走出三星乡,一路辗转到郑州大学求学。他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负乡亲们恩情。大学四年,他白天上课、夜晚兼职,寒暑假打学生工,靠着稚嫩的双手、父母借贷和乡亲们的资助,2001年,他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并留校,能在大学当老师,这是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隆重回报了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乡亲们都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大学的工作轻松且愉快,但父母年老多病,读书欠下的外债依旧高筑,微薄的工资难以支撑,他做出惊人决定,辞去教职,北上创业。
在北京十二年,他从销售员做起,因为忠厚、淳朴、吃苦耐劳,他逐步成长为商业精英,当上销售经理。2012年,他回到重庆组织创立了重庆市峰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的辛苦打拼和商海沉浮,他的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他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小老板,从一个北漂游子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成功商人。
游子忘不掉的是乡愁,孙厚荣忘不掉的是托举自己求学成才的父老乡亲们,忘不掉在苦难之时救助过自己的亲朋好友。他决定抓住乡村振兴契机,回家乡发展,也为家乡做点实绩好事,回报他们的恩情。2018年,他带着感恩之心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期望以自己的力量带动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家乡父老张开温暖的怀抱接纳了他,将他推选为石柱县政协委员。
在石柱县政协的支持下,他盘下两层楼的独栋商铺,开了一家有品牌有
成为政协委员后,孙厚荣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切实担负和履行起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他累计参加公益活动60多次,涵盖助学、助医、关爱留守人员、扶贫济困等领域,累计捐款90万元。先后总投入66.5万元捐资助学,改善贫困山区办学环境,成立“孙厚荣助学基金”,点对点资助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子,帮助孩子们“圆梦”。他资助的128名学子中,已有11人考入985高校。2022年,孙厚荣被推选为石柱县政协第十一届政协常委。
2023年,他参加石柱县政协会议时,得知石柱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三色产业”,要把辣椒、黄连、莼菜打造成石柱最具辨识度的“土特产”。他政治敏锐性强,立即行动,带领专家对冷水镇八龙村莼菜的种植环境、产销情况、发展前景等作了多次调研,联合八龙村共同创办了石柱县八龙莼工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以“石柱莼,中国莼”为目标,致力于莼菜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八龙莼”莼菜高端品牌。
“山里娃”志存高远,他从提高莼菜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入手,将战略目标由国内拓展至国外。2023年3月,他随石柱县政府代表团赴日参展,在东京农产品展会上,“八龙莼”莼菜羹惊爆味蕾,赢得好评,当场签下意向协议。随后,大批日本客商前往石柱县冷水镇考察。2024年7月,日本客户亲临冷水八龙村签约,完成“八龙莼”第一笔出口订单,成功将“八龙莼”正式推入国际市场。不仅企业发展壮大,更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莼农收益从亩产5000元跃升至亩产16000元,全村老少欢呼雀跃。
如今,站在莼菜田埂上,孙厚荣指着远处新建成的深加工车间,深情地说:“这不仅是致富的车间,更是乡村振兴的孵化器。”一幅更美的愿景,如晨雾散后的山峦,辽阔而清晰:让“石柱莼”成为继龙井茶、阳澄湖蟹后的第三张中国饮食名片。
从一个赤脚少年,到国际展台上的中国企业家,孙厚荣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知识反哺的答卷。正如他办公室那帧手书所云:“厚德如大地,方能承万物;志远似苍穹,才可纳百川。”在乡村振兴的热闹场景中,他正书写着新时代一名政协委员的“山海经”。(谭腊梅 罗波)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