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石榴花开美京城
2025年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开幕人民政协网4月29日电(记者 贾宁)五色交辉成锦绣,八音合奏动乾坤。4月29日,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内,中央民族大学学子演绎的开场舞《锦绣中华》以刚柔并济的舞姿点燃现场气氛,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暨2025年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美美与共,籽籽同心”为主题,4月29日至5月3日期间,依托园博园多彩文化空间布局,精心策划设置了主题电影展映、戏曲展演、民族文化展览、非遗手作、民族传统体育互动体验、文创美食集市等11个活动板块60余项内容,打造“文化.+旅游+体育+商业”四维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漫步银杏大道,50余个集市摊位组成的“民族地区文创美食集市”热闹非凡:台湾展位飘来凤梨酥的香甜,兴安盟摊位的羊肉串香气四溢,北京老字号非遗美食与各地特色小吃相映成趣。“这个糖画石榴太漂亮了,既好吃又有寓意。”小朋友举着刚做好的糖画兴奋地说。摊位上,糖画、兔爷、绒花等非遗技艺围绕“石榴”主题创作,诠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文化周特别设立的“石榴文化展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中心巨型石榴卡通装置旁,中国石榴博物馆展出的历代石榴主题文物与诗词典籍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从古代‘多子多福’的象征到如今‘民族团结’的寓意,石榴始终是中华文化中‘美美与共’的生动符号。”展区讲解员介绍道。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这些文化展示让大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同。
活动期间,北京园博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既有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草原欢歌传递豪迈风情,也有台湾的高山天籁流淌婉转韵律;既以“石榴文化”为纽带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涵,更能在特色美食区畅享“舌尖上的中华”特色风味,全方位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彩画卷与共生共荣的时代图景。
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历经十余载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发展路径。随着工作不断深化,北京市“民族团结宣传月”,从丰台的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到怀柔的京韵满乡文化旅游节,从西城的馆校共育手拉手活动到通州的社区邻里节……多年来,宣传月活动已逐步构建起“市级统筹、区级联动、街乡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推动全市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