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浙江余杭:以“家文化”架起两岸青年“连心桥”

2025年05月09日 17:05  |  作者:林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杭州5月9日电 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厚植“两岸一家亲”的情感纽带,浙江杭州余杭统战部门日前联合仓前街道以“以家风为桥共绘未来”为主题,邀请台胞余纪萱在仓前街道景腾社区分享两岸文化并进行交流。活动通过台湾同胞家风故事分享、特色文化体验、青年责任研讨等环节,旨在助力两地青年在共情共鸣中增进文化认同,为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小时候阿嬷总说,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风是刻在血脉里的指南针。”台胞余纪萱用轻柔的闽南语调,将三代人传承的家风故事娓娓道来。“小时候每逢妈祖诞辰,阿嬷天不亮就带着我们准备五果六斋,但她总会多备三份糕饼,一份留给宫庙义工阿伯,一份送给隔壁独居的叔公,还有一份放在绣花布袋里,留给走亲访友当伴手礼。”

“原来杭州的‘邻里送春’和台湾的‘伴手礼文化’都是‘里仁为美’的现代表达。”杭州青年社工小林感慨,“我奶奶也常叮嘱‘远亲不如近邻’,两岸长辈对‘与人为善’的理解如此相似!”随着团队精心准备的“两岸融合茶歇”惊艳亮相,台湾凤梨酥表面点缀着杭州糖桂花,阿里山红茶搭配西湖藕粉,每款茶点都暗含巧思。

“凤梨闽南语叫‘旺来’,桂花寓意‘贵在同心’,希望两岸青年携手创造甜蜜未来。”余纪萱介绍,台湾凤梨酥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婚庆习俗,杭州糖桂花则是南宋宫廷御膳传承,两者相遇恰似跨越时空的文化握手。现场青年在品尝时惊叹:“原来每一口都是历史与创新的对话!”

在“家风与青年责任”圆桌论坛上,两岸青年代表展开思维碰撞。台青创业者以杭州老旧小区改造为例,分享了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同时可以邀请两岸长者讲述家风传承故事,让陌生居民在互动中重建情感联结。社区青年干部则提出组建“两岸家风研学社”的构想,现场更是发起了“杭台青年家风云传递”计划,参与者书写“百善孝为先”“勤俭持家久”等家训寄语,将这些满载心意的信件投入特制邮筒后,通过两岸公益组织送至对岸青年手中,开启一场跨越海峡的家风对话。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最小公约数”,更是两岸同胞的“最大同心圆”。未来,余杭区将持续打造“杭台青年创享汇”平台,通过家风主题研学、文化创客沙龙等形式,为两岸青年搭建常态化交流机制。促使两岸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理解,在携手创业中深化情谊,通过挖掘生活化的共同记忆,进一步感受血脉深处的联结。(林莉)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