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外国“粉丝”眼中的“千年”墨韵

——走进“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

2025年05月19日 10:52  |  作者:肖楠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于近日开幕,中国美术馆门口排起了长龙,慕名而来的人中不乏来自不同国度的观众。

大展气象恢宏,琳琅满目,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深度交融与创新发展。

走进展厅,环境颇暗,只有画上打着光。一位高个子外国观众站在《水月观音》前看呆了,他的眼珠是灰的,此刻却映出壁画上的金碧辉煌。忽而举起相机,咔嚓一声,又咔嚓一声,竟拍了十余张才罢休。画中的水月观音背倚山石,浮云轻托新月,莲花盛开。他与身旁的同伴用英语交流说,“就算把这幅壁画中的‘观音’与西方天使形象相比,毫不逊色!”言谈中不仅流露出对敦煌艺术的痴迷,更透露出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感叹。

再往里走,三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挤在一处,站在一尊唐朝菩萨立像前,菩萨的数字投影打在后面的黑色墙上,每一处衣角、每一个细节都放大给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造型之精美,塑工之谨严。一位学生用尚不流利的中文说道,“虽然失去双臂,但它的曲线真美,很灵动,仿佛还活着一样!”讲解员为他们做讲解,“这尊佛像的雕刻手法完整传递出唐代‘丰肌秀骨’的审美理想,是中国艺术‘得意忘形’的典型表现。”大家赞同地点头,深以为然。

在书法展区,整齐的竹简、优美的书法等构成了一部无声的交响乐章。络绎不绝的观众里,一位中央美院的外教带着学生停留在南朝齐的《金刚经》残卷前,纸张已经泛黄,有些地方还有破损,但字迹依然清晰。他问学生,“你们知道真正的美是什么吗?”学生们摇摇头,外教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美,是美美与共。”他接着说,“这幅作品写于距今1500多年前,提笔顿挫之间,强化了儒家‘中和’之美,使异域哲学获得中国式表达,不同的文明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聆听中国,感受中国,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外国友人的口口相传,人们看见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自信而开放的中国。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