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2025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开幕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齐波 谢颖)5月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活动开幕式发布了202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评选结果,并启动“2025北京博物馆季”。
图为“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正式启动。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看·见殷商”展览在开幕式上揭幕,展出来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一级加重点文物超50件(套),勾勒出一幅灿烂商文明全景图。
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藏的两件鸮尊双“鸮”合璧展出。
图为观众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亚长牛尊。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发布2024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91.46%;2024年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51万余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图为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颁奖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流失海外79年的子弹库帛书二、三卷今日凌晨安全抵达北京,这是经过接续努力,促成我国流失文物返还的最新成果。
从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与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7届。今年的中国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通州区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首都博物馆协办。
除开幕式外,本次活动配套举办主题论坛、青年论坛、策展人论坛。主会场所在地北京也举办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和文化遗产推介等活动。全国各地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开展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互动的桥梁。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