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AI助残,科大讯飞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16日在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科大讯飞凭借在科技助残领域的突出贡献,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突出贡献者的最高褒奖。在本次表彰集体中,除了传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特教学校、医疗康复等机构,还涌现出不少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技企业更是首次出现。这体现了科技力量在助残事业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作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科大讯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并秉持“让科技有温度,让AI暖人心”的理念,在科技助残领域开辟特有的道路,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残疾人创造“更有AI,更有爱”的美好世界。
以AI为眼,助力视障者感知数字世界
“让AI成为视障人群感受数字世界的光。”这是视障程序员李连才在今年4月参加星火S计划——讯飞星火智能体挑战赛时的心愿。讯飞星火智能体挑战赛由讯飞开放平台发起,邀请全球开发者使用讯飞星辰Agent开发平台锻造超级智能体,根据真实需求定制专业助手。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李连才开发的三个为视障群体设计的智能体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一名视障程序员,李连才深知视障群体的真实需求。“对于视障群体而言,互联网世界的大门是通过读屏软件开启的。大部分国内主流读屏软件基本上都搭载了讯飞语音合成技术(TTS),无论是用讯飞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功能快速发送消息,还是通过讯飞语记将语音实时转写成文字沟通,这些工具早已渗透到我们视障者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
工作中的李连才在讯飞星火智能体挑战赛中,李连才针对视障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发了三个智能体。第一个智能体“信息无障碍顾问”旨在解决视障者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障碍:许多网站未适配读屏软件,部分应用的验证码系统依赖视觉识别,将视障者排除在服务之外。这款智能体搭建了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双方更顺畅地交流。
在成为程序员之前,李连才曾从事近10年的推拿工作,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了行业中的问题:许多盲人推拿师专业知识薄弱、康复指导缺失。为此,他开发了第二个智能体“中医推拿顾问”,希望借助AI技术,为患者提供自我保健建议,同时帮助更多视障从业者成长为合格的推拿师。
他的第三个智能体“盲人导师助手”源于亲身经历。初中时,李连才因视力突然下降被迫辍学,经历了从明亮到黑暗的巨大转变。“对于后天致盲的人群来说,突然间的失明是巨大的人生挑战。”他在这一智能体中融入心理学知识,为后天致盲者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学习读屏软件操作及盲文读写等生活技能。
“讯飞星火智能体挑战赛就像一个舞台,可以让来自各行各业的开发者在这里迸发灵感,创造出兼具社会意义与技术温度的智能体。”李连才感慨,技术背后的人文温度,才是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底色。
李连才的故事只是科大讯飞通过开放平台推动助残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首批四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截至2025年5月18日,讯飞开放平台已汇聚 851.4 万开发者,开放 809 项 AI 能力,孵化 332 万应用。在该平台基础上,科大讯飞推出的“三声有幸”AI公益计划成效显著,已赋能3.3万公益开发者,创造3.8万无障碍应用,服务1404万视听障人士,日服务人次超5000万。2024年,科大讯飞与中国残联联合举办了首届AI助残创意创新大赛,吸引众多科技助残团队参与,产生了诸多优秀产品和方案,助力残障人士成为创业的“追光者”。
以AI为刃,破解残障群体生活痛点
替暂时走不快的人,把路铺得更平一点。这是科大讯飞对科技向善的理解,也是科大讯飞一直在做的事。
面对庞大的残疾人群体的需求,2019年起,科大讯飞联合中国聋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联合发起了“听见AI的声音”关爱听障人士公益行动,通过讯飞听见App等多款产品为听障群体提供免费录音转文字翻译服务,累计转写时长超2亿分钟。
公司还推出了讯飞智能耳背式助听器、离线字幕辅听设备、无障碍交流AI透明屏等多款辅具,帮助听障人群实现无障碍沟通。其中,讯飞智能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轻、中、重度听力受损人群,搭载“星火智能验配师”,通过多轮对话收集听力问题、音质及降噪参数,实现智能化调配,带来更真实清晰的声音,为用户提供“私人验配师”体验。同时,具备AI场景识别切换及字幕辅听功能,让听损用户获得清晰舒适的聆听效果。
此外,科大讯飞还与全国8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助力听障孩子“变听为看”,享受同等教学内容,有效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助残深度融合,拓展科技助残应用场景,2024年5月,科大讯飞与中国残联紧密合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同时,依托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讯飞星火大模型,科大讯飞成立了子公司——安徽爱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飞爱博智能”),开展科技助残领域的技术研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放创新平台共建以及示范应用试点打造,为运动障碍、听障、视障等人群提供智能辅助设备,帮助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科大讯飞这一战略部署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文件强调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2024年12月31日,中国残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助残科技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与残疾人事业融合等战略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讯飞爱博智能下肢步行康复训练设备ExoUlta AM系列产品从2025年1月份上市后,已经先后服务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近三十家医院,服务患者康复训练超万人次。
未来,人工智能将在视障、心理陪护方面发挥更大的力量。
以AI为炬,点亮“有爱无碍”未来
除了生态赋能、研发技术及产品,中国残联-科大讯飞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自2024年以来与各地残联紧密合作,开展教育公益培训。
面向残疾人群体,科大讯飞运用讯飞星火大模型、讯飞听见、讯飞智作等AI工具,结合残疾人就业实际,特别针对电商运营、数据标注等新兴岗位开设专项培训,赋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同时,公司还为残联工作人员设计了一系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课程,运用AI技术助力残联工作提效减负。在今年全国第三十五个助残日期间,讯飞爱博智能在合肥、上海闵行、青岛、兰州等多地参与科技助残成果推广活动,与各地残联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推动助残事业发展。
未来,科大讯飞将以完全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底座,面向残障人士进行定制,形成各个专用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块和应用,使现有的助残服务力量呈十倍、百倍地服务到每一个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从一个个像李连才这样的个体故事,到覆盖全国的助残服务网络,科大讯飞用实际行动证明,当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交织,一个“可感可及”的无障碍社会将加速到来,科技的光芒终将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孙艺)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