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时政 动态 原创 国际 热点

首页>要闻>原创

贡献中国智慧 共绘合作图景

——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综述

2025年05月22日 07:4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中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消除贫困和农业农村发展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为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始终把消除贫困、促进公平发展作为重要使命。

5月19日至20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举行。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政府官员、农业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三秦大地,通过实地考察、论坛交流等形式,围绕“持续减贫 合作发展”主题,商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问题的可行性路径,致力于将发展愿景转化为落地成果。

农业科技驱动减贫发展

“当前空气温度27.23℃,基质含水量76.5%,基质温度22.32℃。”

“生长要素(空气温度)过高警报!”

“08:05,打开顶窗;17:51,关闭环流风机。”

……

走进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这个智慧云控制中心界面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智慧云控制中心犹如园区“大脑”,通过大数据平台计算和分析,对园区内所有种植、生产、服务、流动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标准化。

这里只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

2019年,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中国倡议在陕西省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六年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在杨凌落地生根,在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杨凌的农业科技发展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充分肯定。在杨凌分论坛上,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表示,杨凌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源源不断输送到农业生产一线,为旱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生动展现了科技赋能减贫的实践价值。

“种业是减贫的核心动能,种业技术进步有利于推动减贫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康振生呼吁建立全球公共育种平台,推动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贫困地区的应用。

在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看来,农业科技创新是减贫的“金钥匙”,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他介绍,中国正持续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推动国产农机装备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方向迈进。

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全面振兴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西安分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会长刘永富回顾8年脱贫攻坚和4年巩固成果的实践,分享了几点体会。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历史担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补短板强弱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围绕“乡村振兴——从脱贫到共富的蝶变工程”作主题演讲,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赢得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他表示,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已迈上新台阶,但想要实现“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时间紧,任务重。

“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此为根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要通过多予少取增加农民获得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洛川苹果产业的成功正是一个典型案例。”谈及产业兴旺,张合成心中的理想图景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融合、四季不闲。

中国经验对接世界需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论坛上,多位外方嘉宾高度评价中国的减贫成就,认为中国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效应对贫困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实施多项试点项目。比如,在低收入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创造被动收入;贫困群众利用2万公顷林地种植药用植物;为低收入家庭成员开设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及SMM(社会化媒体营销)培训课程。”乌兹别克斯坦就业与减贫部第一副部长茹拉耶夫·马拉特介绍。

“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成功项目。比如,建立联合农业工业园区;交流有机农业和生态系统农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创建农业综合企业创新枢纽,以促进垂直农场、水培和气培等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实施。”吉尔吉斯斯坦水利、农业和加工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克里马利耶夫·然内别克分享道。

……

2025年是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近年来,中国通过扶贫专项培训、农业技术援外培训、留学生培养和设立海外分校等方式,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了数以千计的农业科技人才,还建成了多个境外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示范多种农作物优良品种。

在世界发展浪潮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始终未变,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亦奔涌向前。中国将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各国的携手合作,全面深化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助力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本报见习记者 李佳珊)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