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第四届石榴杯征文活动收官

2025年05月27日 14:01  |  作者:陈姝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陈姝延)日前,“网络文学民族IP价值与讲好中国故事研讨会暨第四届石榴杯征文颁奖典礼”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当日活动现场揭晓了第四届石榴杯征文活动的获奖名单。本届石榴杯以“籽籽同心 字字传情”为主题。经专家顾问团、影视平台推荐及严格评审,《守护蒙玛拉尔》《惊山月》《伪像报告》《她攀山而上》《泼刀行》《四季琳琅》等10部优秀作品获奖,并将被收录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在传统文化方面,《泼刀行》以武侠叙事为载体,巧妙串联红拳、秦腔、皮影等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刀光剑影中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图谱;在民族文化题材方面,《守护蒙玛拉尔》聚焦新疆天山深处的精伊霍铁路,从日常细节中刻画退伍军人守护欧亚大通道的坚守精神。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专家肖惊鸿表示,网络文学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民族共识构建模式:它既尊重个体差异,又强化命运关联;既立足现实根基,又面向未来图景,展现出网络文学作为“新大众史诗”的独特价值。数据显示,本届获奖作品的跨地域读者互动量是往届的3.2倍,用户生成内容(UGC)占比达41%。肖惊鸿认为,这印证了网络文学已从单向传播转向多维共创。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网络文学创作沙龙与IP转化沙龙。作家、编剧、专家、影视平台、制作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与会者围绕精品内容与IP开发展开深入探讨。 《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认为,不少网络文学作家身上有考据考古的精神。他们钻到细节中去发现历史、发现当代,基于对历史、对当代细节的钻研,再赋予想象,这是网络文学独特的魅力。中国出版协会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巴哈提认为,民间文学具有口耳相传、多元演绎的特征,而网络文学通过互动机制,激活了全民参与故事创建的活力,为民间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载体和传播土壤。 此次活动由阅文集团、天成嘉华文化传媒主办。对于相关IP开发前景,阅文集团旗下新丽传媒副总裁王乔认为,民族IP具有巨大的影视化价值。近年来热播剧集改编自网络文学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已经超过了50%。网络文学为传统的制作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领域。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