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数智化赋能互联网保险持续“突围”

2025年05月29日 14:0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随着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和在线支付用户规模分别突破10亿大关,互联网保险的消费者已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画像如何、有怎样的产品偏好?为精准服务这些用户,中国保险行业尤其是互联网保险行业将就此做出哪些改变?在由元保集团(以下简称“元保”)携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五道口保险中心”)联合编撰的《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据了解,上述《报告》由中国保险学会担任学术指导单位。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在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保险业承担着风险转移、资源配置和民生保障三重职能,其中互联网保险凭借技术驱动与服务模式变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告》显示,2024年,消费者的线上购险率比肩线下。2024年的线上购险率已从2023年的73%升至78%,线下购险率则从2023年的85%降至79%。未来两年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

2024年,以普惠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在各类群体中持续渗透。《报告》显示,各年龄段、各城市级别、各收入群体的线上购险率呈上升趋势,普惠需求正在线上释放,普惠保险的规模效应因互联网保险的普及而不断被放大。

如将线上购险渠道再做细分,则可见互联网保险中介渠道购险率提升更为显著,目前已跻身线上第二大购险渠道。调研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互联网保险中介渠道的购险率增幅最大,占比由2023年的24%提升至2024年的44%。

线上购险快速发展背后是数智化消费习惯养成,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着消费者的购险体验,实现了从保险消费购前信息获取、购中决策辅助,到购后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升级。数据显示,在购前阶段,2024年有近10%的消费者使用AI大模型网站或APP来了解保险信息;在购中阶段,已经有40%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智能化、个性化的保险推荐辅助工具来帮助自己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在购后环节,已有36%的消费者体验了智能化理赔工具带来的便利,从而带动行业整体理赔满意度显著提升,并在2024年首次突破95%。

当前,拥抱数智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元保集团创始人兼CEO方锐认为,我们正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之中,作为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应该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将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积极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的新生态,并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民生痛点出发,满足消费者普适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实现行业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消费者在保险方面的保费支出增幅明显,未来保费预算有望再追加。《报告》显示,2024年近六成消费者的家庭年保费支出超过8000元,较2023年相比增幅明显。超六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2024年增加了家庭年保费支出。许多消费者还计划进一步追加保费预算,数据显示76%的消费者在未来2年有调整保险配置的计划,且保费预算将继续增加。这表明消费者对保险重要性的认知正逐步加深,投保意愿、保费支出以及保险需求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升。

关注保险消费数据可发现,对于消费者来说,保险已从单一的风险管理工具,逐步向“保障+财富管理”复合功能演进,成为消费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调整以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升级保障为主,60%的消费者选择在原产品基础上升级保障。此外,在持续升级保障类保险产品的同时,2024年,约57%的消费者通过保险进行财富管理,保险已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财富管理方式。

“保险产品升级浪潮不仅带来保费增长的新引擎,而且推动行业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常态化的宏观背景下,保险作为防御性金融工具的独特价值得以凸显:其通过产品设计实现的长期收益确定性机制,能够有效对冲利率下行风险并锁定长期养老现金流,成为家庭财富安全的重要守护者。”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朱俊生表示。

资料显示,自2021年起,元保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连续四年联合清华五道口保险中心发布年度消费者研究报告。通过长期追踪消费行为变化,研判消费前瞻趋势,该系列研究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消费者报告系列4年来获得业内广泛关注,现已成为市场洞悉保险消费趋势的风向标,更为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崔吕萍)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