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政协人语
综合施策推动粮油增效
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我国农业大省实现粮油增效对于提高粮油主产区农民发展粮油积极性、增加收入,为国家粮食安全将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推动粮油增效,应树立原粮(油)全产业链、全要素、全环节经营理念,融合“六农”(农艺、农机、农信、农资、农金、农服),在提质、增产、降本、减损、集约上下功夫,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综合施策、一体发力。
以培优专用品牌为引领,实现提质增效。省市县三级可共同支持设立发展专用品牌粮油专项引导资金,对实行溢价订单生产的优质专用品牌粮油进行良种补贴,对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实行补贴,对适度规模种植主体的政策性担保费实行全额补贴。省级层面可尝试组织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开展优质专用粮油育种联合攻关,支持地方建设优质专用品牌粮油“育、繁、推”基地。打造一批粮油区域公用品牌、领军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
以提高粮油单产为目标,实现增产增效。持续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建设农田设施标准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服务社会化、运营管理数智化、田园生态绿色化国家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夯实良田增产的基础。有条件的省份可进一步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集成创新,开展高产攻关,加快从种到收全程技术推广步伐,打造全国种粮一体发展先行地,以良种、良法支撑粮油增产。
以发展精益生产为路径,实现降本增效。推进粮油标准化生产,推广“五精一抗”(精细整地、精量播栽、精方施肥、精确施药、精准灌溉及抗逆栽培)作物生产技术模式,强化高产栽培模式、智慧机械装备和高效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持续提升农业科技的到位率、到户率、到地率。注重复合微生物专用肥的研发,将其推广应用纳入土壤改良、化肥农药“两减”、种养循环等项目,同时,也可将其纳入基层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培训内容。
以减少粮油损失为补救,实现减损增效。突出收获环节先进机械优机优补,强化机手培训,提高机收减损率。推进产地收储烘干装备应用,提高烘干保质减损率。引导产需对接,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种粮收益保障体系,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推进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有序扩面,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提高精准保险减损率。
以推进物技服务为抓手,实现集约增效。坚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实现种产运营一体化、绿色数智协同化、种植连作周年化、农服集成落地化社会化服务“四化同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以推进“耕种管灌收烘”生产托管为抓手,以良机服务为载体,健全综合农事服务体系。在各县级层面可探索建立一个社会化服务中心,并联网延伸到乡镇,覆盖到村组。引导金融、财政、农业等机构,优先落实为粮油规模生产主体和服务企业提供农担贷款等“投、贷、担、保、补”扶持政策。
通过综合实施以上五项具体举措,有望有效推动粮油持续增产、提质、增效,为扛牢粮食保供和安全责任,为中国碗多装优质中国粮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安徽省政协)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