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资讯 多彩旅程 美丽中国 茶旅人生

首页>休闲>多彩旅程

龙泉之色

2025年06月11日 11:00  |  作者:叶向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当我踏上浙江龙泉这片神秘的山地,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句宋徽宗关于青瓷色泽的绝妙形容。龙泉,这座宛如隐匿于尘世喧嚣之外的瑰宝之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紧紧地吸引住了我。

“夺得千峰翠色来”

抵达龙泉后,我怀着满心的期待首先前往龙泉青瓷博物馆。步入馆内,静谧的氛围仿佛自带时光穿梭的魔力,将我瞬间拉进了一个青瓷的梦幻世界。

博物馆的一层,陈列着古朴厚重的早期青瓷。其中有一件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鸡首壶,它的造型独特,鸡首高昂,仿佛在引吭高歌,壶身线条简洁流畅,却又不失大气。这件器物见证了青瓷在早期的发展形态,当时的工匠们已经开始探索泥土与火的奥秘,技法尚显稚嫩,但那份对美的追求已初露端倪。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二层,这里展示的是唐宋时期的青瓷精品。“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的越窑青瓷对龙泉青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带有越窑风格影子的龙泉青瓷。那细腻的胎质,温润的釉色,恰似江南水乡的温婉女子,含蓄而优雅。而到了宋代,龙泉青瓷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梅子青、粉青等釉色的出现,让青瓷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一件粉青釉瓷瓶,静静地伫立在展柜中,它的釉色柔和淡雅,如同春日里刚抽出的新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灯光的映照下,釉面闪烁着微微的光泽,仿佛能听到时光在它身上流淌的声音。

博物馆的三层则聚焦于现代青瓷作品。这里既有传承传统技法的佳作,也有融合了现代创新理念的艺术珍品。一位当代青瓷艺术家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将传统的青瓷造型与现代的抽象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这件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青瓷的固有认知,让人感受到了青瓷在当代的无限可能。

走出青瓷博物馆,在龙泉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售卖青瓷和宝剑的店铺。那些精美的青瓷茶具,线条流畅,色泽温润,让人忍不住想要捧在手中细细把玩;悬挂在店铺墙上的龙泉宝剑,寒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金戈铁马。

而关于龙泉宝剑,更是有着一段动人心弦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秦溪山下发现了七口古井,排列如北斗七星,井水甘寒清冽,乃铸剑的上等好水。他在此地铸成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这便是龙泉宝剑的起源。如今,虽然岁月流转,但龙泉宝剑的铸造工艺依然代代相传,刚柔并济、锋利无比的特质始终未变。

参观完博物馆后来到了凤羽山庄居住。凤羽山庄是一家民宿,坐落在附近的一座山间中,四周高山耸立,云雾缭绕,周边溪水潺潺。青山绿水之间,远远望去,它就像一颗镶嵌在大自然中的明珠。走进山庄,一条蜿蜒的石板路引领着我前行,路旁是盛开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仿佛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远远望去的深山坳中,时隐时现点缀着一些小村落。清晨,雄鸡的司晨打鸣,不时传入耳中。不禁使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山庄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采用了当地的木材和石材建造而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每一间客房都布置得温馨舒适,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听到鸟儿的歌声和溪流的潺潺声。

山庄的庭院里边上有一个腰子形的游泳池。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在蓝天的映衬下,池水碧如蓝,白云高山水杉树,倒映在池水中。浑然一幅润泽、宁静的水彩画。池塘边摆放着几张古色古香石桌和石凳,我坐在那里,泡上一杯当地的绿茶,远离一切喧嚣,静静地陶醉这份在宁静与惬意之中。真有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龙泉,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以青瓷为韵,以宝剑为魂。它用千年的时光,编织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让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能沉浸其中,感受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独特魅力。我知道,这一次的龙泉之行,又将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补天遗落五彩石”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当我怀揣着对自然的憧憬,踏入龙泉的百山国家森林公园,便知一场与山水的奇妙邂逅即将展开。清晨,我告别了清幽宁静的凤羽山庄,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这盘山公路似一条灵动的丝带,缠绕在青山之间。一侧是壁立千仞的悬崖峭壁,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斧劈开的壮丽画卷,让人在惊叹其雄伟的同时,也不禁心生敬畏;另一侧则是蓊郁繁密的森林,层层叠叠的树木宛如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路边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不时进入眼帘,不时还有小鸟掠过头顶,发出清脆的鸣叫,仿佛是百山祖森林协奏曲。

相传,百山祖曾是女娲补天遗落五彩石之处。这些五彩石幻化成了如今百山祖的奇山异石,赋予了这片土地神秘的色彩。当我来到森林公园入口处,乘坐的旅行车置换成森林公园配备的专业用车。此时的山路愈发陡峭,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次转弯都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惊险的博弈,忍不住让人发出惊

随着车子缓缓驶入,百山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原始而纯净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保留着原始本真的模样。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梦幻的仙境。在这片森林中,我邂逅了许多珍稀的动植物。那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百山祖冷杉,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山林之中,向人们诉说着亿万年的历史变迁。还有更多的植物,葱茏苍翠,遗憾的是我们叫不出来它的名字。

继续前行,头顶浓荫蔽日,脚下小径都是根盘错节的树根。山坡上枯落的树叶如同松软的地毯富有弹性,踏上去就能听到“沙沙”的声响。不时还有自然枯死的树干竹枝,横七竖八躺在山坡上,仿佛在诉说百山祖的前世今生。

沿着森林向纵深走去,呈现的是一片湿漉漉的大草甸,一踩就有一股小泉冒出来。涵养水源的湿地就是瓯江的源头之一。周围山体渗漏形成一条一米宽的溪沟,沿峡谷蜿蜒而来,八百里瓯江汹涌澎湃,其源头却是如此涓涓细流。正如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源头的巨石上,有西泠印社大书法家吕国璋老先生书写的“瓯江源”三个大字,大家纷纷在这里摄影留念。

可惜由于脚力不支,我来到了百山祖的主峰下,只能望洋兴叹。百山祖的主峰,是江浙最高峰。海拔1929米,为长三角第一高峰。随着高度的不断变化,沿途你可以感受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高山矮曲林、山地灌丛等立体植物景观带的原始森林风貌。站在主峰之下,我虽不能亲身登顶,但也能想象那峰巅之上的绝美风光。我就地极目四望,连绵的山峦似一条条巨龙在大地上蜿蜒盘旋,一直延伸到天际。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如梦似幻。

山风在山峰间肆意穿梭,吹走了所有的烦恼与疲惫。洁白的云雾在身边缭绕,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人就像置身于仙境之中。俯瞰脚下,森林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各种树木错落有致,色彩斑斓。溪流在山林间潺潺流淌,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如同一条蜿蜒的丝带镶嵌在绿色的绒毯之上。

在主峰之下,还能看到独特的高山草甸景观。一丛丛不知名的小草在风中摇曳,它们虽不娇艳,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更是钦佩那些在高山中生长的野花,在巨石缝隙中顽强地绽放着艳丽的小花朵,为这冷峻的山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虽然我未能站在峰巅之上,但眼前连绵的山峦也已尽收眼底。云雾在山间缭绕,人在云雾中飘逸,如神如仙,如梦如幻,超脱一切,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此时,我不禁想起了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心中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但不能登顶终成遗憾。

不知不觉,已过了中午,不能和年轻人相比,终因体力不支,我只能悻悻而别。夏日中午太阳火辣辣的,但灼热的阳光洒在了这片奇异的山林之上,更给百山祖披上神秘外衣,显示了大自然的伟大、个人的渺小。我怀着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归途,但百山祖森林公园的美景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它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一幅镌刻着自然之美与历史传说的画卷,让我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文/杭州市职工书画院副院长 叶向阳

编辑:廖昕朔